右心房衰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右心房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右心房衰竭通常由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尖瓣病变等因素引起。
1、呼吸困难
右心房衰竭早期常见症状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这与右心排血量下降导致肺循环淤血有关。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液体潴留。
2、下肢水肿
由于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导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常见于踝部及胫前区。可通过抬高下肢、穿戴弹力袜改善,严重时需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
3、颈静脉怒张
患者坐位时可见颈外静脉充盈,是右心压力升高的特征性表现。可能与三尖瓣反流或心包疾病相关。需通过超声心动图明确病因,必要时行三尖瓣成形术。
4、肝淤血
长期静脉高压可导致肝脏肿大伴触痛,化验可见转氨酶升高。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室重构。
5、胃肠道淤血
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等,与消化道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建议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
右心房衰竭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选择低盐、易消化的食物,如燕麦粥、蒸鱼等。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应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保持会阴清洁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