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有哪些临床表现
冻疮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红肿、瘙痒、水疱、溃疡和色素沉着。冻疮是皮肤在寒冷潮湿环境下发生的局限性炎症反应,多发生于手指、脚趾、耳廓等末梢部位。
1、皮肤红肿
冻疮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有温热感。这是由于寒冷刺激导致皮下小血管收缩后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所致。患者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或灼热感,遇热后症状加重。保持患处温暖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樟脑乳膏。
2、瘙痒
冻疮发展期常出现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或环境温度升高时明显。瘙痒与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有关。患者应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可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症状。
3、水疱
严重冻疮会在红肿皮肤表面形成透明或血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或淡黄色。水疱表明表皮与真皮分离,局部组织损伤加重。小水疱可自行吸收,大水疱需在无菌条件下抽吸疱液,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溃疡
冻疮持续不愈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溃疡,基底呈暗红色伴渗出。溃疡面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和周围红肿加剧。需及时就医清创,定期使用康复新液湿敷,配合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愈合。
5、色素沉着
冻疮愈合后常遗留褐色或紫红色色素沉着斑,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这是炎症后真皮内噬黑素细胞增多所致。日常需注意防晒,避免色素加深,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E乳辅助淡化色沉。
预防冻疮需注意肢体末端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冬季穿戴宽松保暖的鞋袜手套,保持皮肤干燥。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吸烟等导致血管收缩的行为。既往有冻疮病史者可在入冬前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出现皮肤破溃、剧烈疼痛或发热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