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软骨炎的症状
脚踝软骨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晨僵和关节弹响。脚踝软骨炎可能与外伤、慢性劳损、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确诊。
1、局部疼痛
脚踝软骨炎早期症状以钝痛或刺痛为主,行走或负重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多集中在踝关节内侧或外侧,可能伴随压痛感。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疼痛。
2、活动受限
由于软骨损伤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患者常出现踝关节屈伸活动障碍,上下楼梯或斜坡行走时症状明显。严重时可能出现跛行,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3、关节肿胀
炎症反应可引发关节滑膜增生和积液,表现为踝关节周围弥漫性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肿胀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急性期肿胀更为显著。
4、晨僵
部分患者在晨起或久坐后出现关节僵硬感,通常持续30分钟以内,活动后逐渐缓解。晨僵程度可反映炎症活动水平,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
5、关节弹响
软骨磨损导致关节运动时出现摩擦音或弹响,尤其在踝关节旋转时明显。伴随研磨感提示软骨损伤较重,可能需关节镜评估损伤程度。
脚踝软骨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选择平底鞋减少关节负荷。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压力。急性期可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建议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通过MRI等检查明确软骨损伤程度,必要时考虑关节腔注射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