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肥大是什么病
右心室肥大是一种心脏结构异常疾病,指右心室心肌因长期负荷增加导致代偿性增厚或扩张。右心室肥大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增加右心室负荷。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配合低流量吸氧改善肺功能。
2、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直接增加右心室射血阻力,长期可导致心肌重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晕厥、咯血等。临床常用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等靶向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严重者可能需要房间隔造口术。
3、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先心病可引起右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患儿多表现为发育迟缓、紫绀、杵状指。需通过心脏彩超明确诊断,部分病例需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或根治性矫治手术。
4、肺栓塞
反复肺栓塞可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继而引发右心室肥大。急性期需使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慢性期可能需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患者应避免久坐不动,长途旅行时穿戴弹力袜。
5、睡眠呼吸暂停
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引起反复低氧血症,导致肺动脉收缩。典型表现为夜间鼾声中断、白天嗜睡。治疗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饮酒和镇静药物。
右心室肥大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时需及时复查心脏超声。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避免妊娠、高原旅行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定期随访评估心功能分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