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肩周炎
肩周炎可通过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局部压痛、肌肉萎缩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肩周炎通常由肩关节退行性变、外伤后固定、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周炎患者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表现为外展、上举、内旋等动作困难。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完成度下降。病程早期以疼痛为主导致活动受限,后期关节囊粘连加重机械性障碍。可通过爬墙训练、钟摆运动等物理治疗改善。
2、夜间疼痛加重
静息状态下疼痛明显是典型特征,尤其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加剧。疼痛多呈持续性钝痛,可放射至颈部和上臂。可能与炎症介质昼夜分泌节律、卧位时关节囊压力增加有关。建议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肢,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抗炎镇痛药。
3、局部压痛
肱骨大结节、喙突、肩峰下等部位存在固定压痛点。急性期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温度升高和肿胀。触诊可发现关节囊增厚,这与纤维组织增生和滑膜炎症相关。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粘连。
4、肌肉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肌肉可能出现废用性萎缩,病程超过3个月者更显著。肌力下降会进一步加重关节不稳定。需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萎缩进展速度加快。
5、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排除骨折和骨关节炎,MRI能显示关节囊增厚和盂肱关节间隙狭窄。超声检查可见肩袖肌腱水肿和滑膜增生。关节造影若显示容积减小至5-10毫升可确诊。对于顽固性病例,可在关节镜下进行松解手术。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和过度上肢动作,注意肩部保暖。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冰敷15分钟,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建议每周进行3次肩关节牵拉训练,如毛巾拉伸、门框拉伸等。若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或出现严重活动障碍,需考虑麻醉下手法松解或关节镜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