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怎么检查
母乳性腹泻主要通过症状观察、粪便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方式诊断。母乳性腹泻可能与乳糖不耐受、蛋白质过敏、喂养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泡沫便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检查。
1、症状观察
家长需记录婴儿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母乳性腹泻通常表现为每日排便超过5次,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部分婴儿会出现哭闹不安、腹胀等不适。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发热、呕吐时需立即就医。
2、粪便检查
医生会采集婴儿粪便样本进行常规检查和还原糖试验。粪便常规可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脂肪滴,帮助排除感染性腹泻。还原糖试验阳性提示乳糖不耐受,这是母乳性腹泻的常见原因。检查前2小时需正常哺乳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3、过敏原检测
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排查牛奶蛋白过敏。部分婴儿对母乳中β-乳球蛋白等蛋白质过敏,可能导致腹泻伴湿疹、荨麻疹等表现。检测前需暂停抗组胺药物3天,避免影响结果。
4、乳糖耐量试验
口服乳糖溶液后测定血糖变化,若血糖升高不足说明存在乳糖酶缺乏。该试验可明确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但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避免诱发严重腹泻。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慎用此检查方法。
5、饮食回避试验
母亲暂停食用乳制品2周观察婴儿症状变化。若腹泻改善后重新摄入乳制品症状复发,可确诊牛奶蛋白过敏。期间母亲需补充钙剂,避免营养缺乏。该试验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母乳营养均衡。
家长应注意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哺乳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记录饮食与婴儿症状的关联性。若确诊乳糖不耐受,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滴剂。定期监测婴儿体重增长曲线,确保营养摄入充足。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