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怎样治疗
小儿麻痹症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麻痹症通常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
1、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肌肉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注意营养支持,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羹等。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吞咽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抑制病毒复制,辅以维生素B1注射液营养神经。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病毒扩散。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物理治疗
恢复期开始热敷缓解肌肉痉挛,水温控制在40-45℃。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日3-5次,防止关节挛缩。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延缓肌肉萎缩,每周3次。家长需学习正确按摩手法,沿肌纤维方向轻柔按压。水中运动可减轻肢体负重,改善活动能力。
4、康复训练
肌力达3级时开始主动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练习。平衡功能差者可借助平行杠练习站立。配备踝足矫形器改善步态,每日穿戴2-4小时。职业治疗师指导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进食等。家长需鼓励患儿坚持训练,但避免过度疲劳。
5、手术治疗
严重畸形者需行跟腱延长术改善足下垂,术后石膏固定4-6周。膝关节屈曲挛缩可选择腘绳肌延长术。脊柱侧弯超过40度需进行脊柱融合术。手术前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决策需由骨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团队评估。
小儿麻痹症患者需终身随访,每3-6个月评估肌力变化。坚持每日拉伸防止挛缩,使用矫形器者注意皮肤护理。营养均衡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肉疲劳,可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家长需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出现发热等不适及时就医,警惕后遗症期新发肌无力。
相关推荐
02:33
02:28
02:34
02:45
01:2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如何得的小儿麻痹症?
- 2 小儿麻痹症是如何引起的?
- 3 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引起的
- 4 小儿麻痹症因注意哪些
- 5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 6 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得的
- 7 小儿麻痹症是如何引起的
- 8 小儿麻痹症是如何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