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偏头痛中药方介绍

32015次浏览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失眠的症状,虽然他很普遍,但是还是不能轻视,患上失眠不及时治疗会给人身体产生不小的损伤,所以我们就需要来了解失眠的治疗方法,那么偏头痛中药方有什么呢,下面来看一下。

1.偏头痛冲剂

为古代治疗偏头痛名方“散偏汤”制剂。由川芎、柴胡、白芷、香附、白芍、郁李仁、白芥子、甘草组成。功能活血行气,化痰导滞,祛风止痛。对于偏头痛呈现瘀血挟痰浊阻滞经络者,如见偏头涨痛,痛处烘热,心烦不安,夜梦较多,大便不畅等有良效。每袋20克,每次一袋,每日两次,温开水冲服。高血压头痛者慎用。

2.川芎茶调丸(袋泡剂)

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薄荷、防风、荆芥、甘草组成,具有疏风散寒功能,镇静镇痛作用尤为显著,用于治疗偏头痛作用比较突出。丸剂每次3~6克,每日两次,饭后清茶送服。袋泡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开水冲泡15分钟后,饮服浸出液。孕妇慎服,虚证头痛勿服。

3.颈复康冲剂

由黄芪、川芎、党参、桃仁、红花、地龙、穿山甲、王不留行、丹参等22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的作用。部分药物具有温通督脉的功效。主治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部僵直等。每袋10克,一日两次,一次1~2袋。饭后服用为宜,少量黄酒为引。15天为1疗程,总疗程为45天。孕妇忌用,经期停用,高血压、外感发热、溃疡病者慎服。

4.清上蠲痛汤(明代《寿世保元》)

由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独活、黄芩、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风,清热燥湿,通络止痛的功效。近年来用于治疗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上腭脓肿疼痛等,每有清除上部郁热,很快除祛疼痛之效。水煎服,一日1剂。

5.羌活止痛汤(经验方)

由羌活、葛根、龟板(先煎)、鹿角霜、川芎、天门冬六味药物组成。具有祛风通络,温通督脉,活血柔筋的作用。一日1剂,水煎分两次分服,10日为一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对颈源性头痛伴见眩晕、颈项不舒疗效较好。

6.愈风宁心片

为葛根提取的总黄酮制剂,具有解痉止痛功能,能增强脑动脉血流量。对头痛并见颈项拘紧者疗效较佳。常用量为一次5片,一日3次。注意过量服用,会引起头晕恶心。

相关推荐

小孩偏头痛的饮食
偏头痛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头痛类型,据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发生大脑局部损伤,进而引发中风。很多人都饱受偏头痛的折磨,小孩偏头痛对孩子的伤害更是不容忽视。那么,小孩偏头痛的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小孩偏头痛的饮食。
左偏头痛是怎么办
越来越多的人被偏头痛所困扰,因此大家都在积极的寻找适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此病,那么一旦发生左边偏头痛怎么办呢?小编推荐了如下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看看左偏头痛是怎么办,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帮助的。
孕妇如何治疗偏头痛
孕妇如何治疗偏头痛,专家介绍,按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其功能性头痛分类如下: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和慢性阵发性半边头痛、非器质性病变的头痛、头颅外伤引起的头痛、血管疾病性头痛、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其他物品的应用和机械引起的头痛等,如何治疗请看下面介绍吧。
治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治偏头痛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偏头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治疗头痛的方法也有不同,那么究竟有哪些治疗头痛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常见的一些治疗头痛的方法吧。
对抗偏头痛药膳有哪些呢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头痛想必都是一个不陌生的词语吧。毕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头痛患者那是并不在少数,而至于头痛的病因很多,其中饮食上的不良习惯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原因,那么对抗偏头痛药膳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偏头痛中药和西药哪个好
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医生来讲是比较难回答的,中药和西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西药在治疗偏头痛的急性期方面已经得到了循证医学的认可,但是它在预防性治疗和远期疗效方面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对服用西药耐受的患者,那么就要需要用中药治疗,还有一些对声音光线或者气味敏感的患者,我们一般也用中药治疗,有研究显示,单纯用中药比单纯用西药的疗效要好。还有最后强调的是因为患者的体质不同,我们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也就是具体患者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所以治疗偏头痛是中药好或者西药好,要看具体情况由大夫来决定。
语音时长 01:05

2020-02-25

62097次收听

03:04
偏头痛是如何确诊的
偏头疼的确诊主要靠患者的临床表现,还有影像学的检查。偏头疼常发生于青壮年的女性,症状是反复发作,是一种搏动样的疼痛,也就是一种跳疼,是大脑一侧或双侧,一侧更多见,疼痛程度是中到重度。有些偏头疼会有视觉先兆,主要表现为发作之前有眼前的闪光或黑点,中心的视野逐渐地扩大,如果有视觉先兆,伴有头疼的发作。还有一些没有视觉先兆的普通偏头疼,要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头疼。诊断偏头疼要除外一些器质性的病变,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血管筛查,可以做头颅的CT或者磁共振检查,除外颅内有没有器质性病变,像常见的脑炎、颅脑外伤或者脑血管病、脑肿瘤等,还要进行血管的筛查,有没有血管的收缩,可以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还有经颅多普勒超声或头颅MRA检查。
02:05
偏头痛的原因
中医认为疼痛由两种原因引起,包括不通则痛和不容则痛。头部的经脉拘急引起的疼痛称为不通则痛,而头部的经脉失养造成的头痛称为不容则痛。偏头痛是西医病名,英文含义是移来移去的头痛,中医也称为头风,属于头痛的范围。偏头痛的具体原因包括外感和内伤。外感是指感受自然界的风邪、寒邪、暑邪、热邪而引起头部的经脉拘急造成的头痛。内伤是由于年老体弱、劳累过度、饮食不节、情绪不遂导致头部的经脉失去濡养而引起的头痛。
偏头痛手术有没有风险
偏头痛手术是一个颅外的头皮上的手术,所以它不存在开颅手术的风险。而且这个手术一般局麻下可以完成,所以也没有全麻手术插管的风险。常见的偏头痛手术术后会出现局部皮肤的麻木感,如果是做枕大神经手术的减压,可能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比较敏感,会出现针刺感,所有的这些感觉一般都是短时间存在的。因为手术当中会对神经进行牵拉,会对神经产生一些损伤,术后出现的麻木或者刺痛感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逐渐会缓解。
语音时长 01:19

2019-08-21

61538次收听

02:16
偏头痛吃药有依赖性吗
偏头痛的口服药物有一定依赖性,比如止痛药物类。在很多病例当中,患者长期口服止痛药物治疗偏头痛,在口服止痛药物之后,药物剂量会逐渐增大,反而头痛的症状会逐渐加重,这种偏头痛叫药物依赖性偏头痛。药物依赖性偏头痛的主要表现是口服止痛药物的剂量逐渐增多,反而头痛的症状更加明显,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开始患者头痛发作,口服药物,后来口服药物逐渐增多,反过来引起头痛发作更加剧烈。总而言之,建议患者不要长期口服药物,因为长期口服药物会引起药物依赖性,反而会引起偏头痛的症状逐渐加重。
偏头痛怎么缓解
临床上偏头痛的治疗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针灸、刺血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1、针灸。针灸治疗对偏头痛的缓解效果较快。现在针灸手段越来越多,比如远端穴位如太冲穴,包括手上穴位,如列缺,还有头陪如太阳穴等,包括透穴,如从丝竹空穴透到率谷穴,进行针灸治疗。2、刺血疗法。偏头痛可以进行放血,即刺血疗法,建议用检验时采血,扎手指的小针,在头痛的部位,以及特殊穴位进行放血。以有效刺激局部血管,另外也可达到减压作用。3、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疼药,比如西药,但只止疼,没有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 01:42

2019-04-25

52742次收听

偏头痛怎么办
偏头痛一定要头部避风,要戒烟戒酒,不要累积不良情绪。很大部分病人都容易被酒精诱发,还有情绪也是挺大的因素,偏头痛发在少阳经,中医讲跟肝胆的关系比较密切,当情绪波动很剧烈,有一些很愤懑的事的时候,又不能直接地抒发出来,中医叫做被压抑的愤怒,这样的被压抑下来的愤怒和不良的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就要爆发一次,所以平时一方面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要找宣泄的途径,把愤怒发泄出来。偏头痛患者要记录一个头痛日记,了解偏头痛的发作规律,归纳总结出什么情况下可以诱发自己的偏头痛,归纳出这些原因,然后尽可能去避免,除此之外,从中医学角度偏头痛的病人一定要避风,风非常容易诱发偏头痛,古人称偏头痛叫头风、偏头风,风邪在偏头痛的起病之中占很大的原因。
语音时长 02:40

2018-12-27

54913次收听

01:59
什么是有先兆性偏头痛
先兆性偏头痛主要是指病人在偏头痛还没有发作时,会有临床的预性表现,比如患者这时候会有头部的昏蒙,有一点机体的不适,或者眼睛开始有点花,甚至感到内心有点不安,或略有心悸,或眼睛怕光等等。但这时候还只是一个先兆,因为头痛还没有典型发作,因此把这种能够在偏头痛发作之前有特定的临床表现,而还没有导致偏头痛严重发作的这些症状,称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有这些先兆症状就预示着偏头痛很快会到来,有了偏头痛的症状,要及时的休息和预防治疗。
偏头痛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下,偏头疼主要是由风邪引起的,在中医中属于偏头风。在生活中,尤其在冬季,要注意头部的避风和保暖,还要避免洗澡后头发未干就睡觉的情况,会直接导致风寒湿的侵袭,还要注意调节情志,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动,尽量避免偏头痛的发生。
语音时长 03:14

2018-09-29

57312次收听

03:11
偏头痛的原因有哪些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中医学认为风邪伤扰是主要的病因。除了风邪之外,还有比如寒、湿、痰、瘀,以及气血的亏虚等等。在偏头痛的发作期,最主要的原因是风、痰、瘀。从中医学理论上来讲,是虚实夹杂。风邪在占了一个主导的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