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宝宝吐奶怎么回事
月子里宝宝吐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反流、乳糖不耐受、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喂养姿势不当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若哺乳时宝宝头部低于身体或含接乳头不充分,容易吸入空气导致吐奶。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15-20分钟。
2、胃容量小
新生儿胃容量仅5-7毫升,过度喂养会使胃内压增高引发吐奶。家长需按需喂养,观察宝宝吮吸节奏,当出现扭头、闭口等饱腹信号时应停止喂哺。
3、胃食管反流
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表现为频繁喷射状吐奶。若伴随体重增长缓慢,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反流,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等药物。
4、乳糖不耐受
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时,未分解的乳糖发酵产气会引发腹胀吐奶。可尝试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颗粒。
5、感染性疾病
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儿肺炎等疾病常伴随呕吐症状。若吐奶物带血丝、胆汁或伴有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宝宝右侧卧位,喂奶间隔2-3小时,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至打出3-5个嗝,吐奶后及时清洁口鼻避免误吸。记录每日吐奶次数、性状及尿量,若24小时内吐奶超过5次或出现嗜睡、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紧急就医。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奶粉喂养者需确保奶嘴孔大小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