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舟骨损伤有哪些症状
足舟骨损伤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及骨性隆起。足舟骨位于足内侧中部,是维持足弓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可能影响正常行走功能。
1、局部疼痛
足舟骨损伤后最明显的症状是足内侧持续性疼痛,按压或负重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向足底或足背放射,休息时减轻但活动后复发。早期表现为钝痛,随着损伤进展可能发展为锐痛。
2、肿胀
损伤后24小时内会出现局部软组织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严重时可能扩散至整个足弓区域。肿胀通常持续3-5天,若伴有血管损伤可能出现淤血。
3、活动受限
足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特别是内翻和跖屈动作受限。患者常因疼痛不敢充分活动足部,长期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部分患者会出现足弓塌陷现象,影响步态稳定性。
4、行走困难
中度以上损伤会出现跛行或无法负重行走。患者常采用足外侧着地的代偿步态,长期可能引发跟腱或膝关节代偿性疼痛。严重骨折时完全无法站立,需借助拐杖辅助移动。
5、骨性隆起
骨折移位时可触及异常骨性凸起,皮肤表面可能出现畸形。慢性损伤可能形成骨赘,导致足舟骨部位持续性压迫痛。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线位置和移位程度。
足舟骨损伤后应避免立即热敷,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时需保持足弓支撑,但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恢复期选择硬底鞋或定制足弓垫分散压力,避免跳跃、奔跑等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保证3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皮肤感觉异常,需及时复查排除神经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