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

发布时间:2020-12-1026455次浏览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2003年流行性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逐渐使我们认识到病毒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重要性。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影像学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目标。

病因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占优

传统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对呼吸道标本,如上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抽吸物和下呼吸道标本痰的病毒培养和免疫荧光法抗原检测,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检测。尽管检测技术不断进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因研究依然面临一些挑战。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具有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等优点,为临床病毒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但等待结果耗时,一般用于回顾性诊断。

来自上、下呼吸道的不同标本,如鼻咽抽吸物、灌洗液和鼻咽、鼻和咽部拭子、痰或诱导痰、支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和组织均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诊断,对于病毒性肺炎,标本类型不同,病毒的检测结果可能不同。尤其对于儿童,以往研究认为鼻咽抽吸物最适合用来进行病毒检测,因为该标本包含了鼻部和鼻咽部粘膜成分,在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粘膜标本95%可发现呼吸道病毒。但是采集抽吸物的过程令患者非常不舒服,而且需要吸引装置。

与传统诊断方法(病毒培养、抗原检测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检测)相比,PCR技术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检测敏感性提高了2~5倍。这种技术尤其有利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诊断,因为这些患者鼻咽部的病毒载量比儿童低。进一步讲,一些呼吸道病毒仅仅容易通过PCR方法检测出。目前,发展了数种多重PCR技术,可同时检测到 15种不同的病毒,正逐渐成为呼吸道病毒检测的标准方法。

临床诊断:结合白细胞+影像学

尽管成年人病毒性肺炎发病率在增高,但仍然是以儿童最多见,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推荐,若儿童体温高于38.5℃,呼吸频率大于50次/分,胸部运动减弱提示细菌性肺炎;而喘息、体温小于38.5℃和显著胸部运动减弱提示病毒感染。然而,具备细菌性肺炎的典型表现(如突然起病、高热、寒战以及胸片提示大叶性肺浸润等)的患者仅仅为其中的一部分,部分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很大而且相互交叉,因此,仅仅依靠这些提示有时仍难以做出最终判断。

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具有的鉴别诊断意义,细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多数升高,而病毒性肺炎患者计数正常或偏低。目前发现降钙素原(PCT)能帮助诊断细菌性感染并且指导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后6~12小时内PCT升高,感染控制后PCT逐渐下降。肺炎患者,PCT浓度大于0.5ug/L支持细菌感染,重复低水平表明细菌性感染可能性小。

美国的胸科协会推荐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应当建立在胸部影像学基础上,间质性浸润通常提示病毒性肺炎,而肺泡性浸润提示细菌性感染。然而,细菌和病毒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可导致很多不同的影像学改变,这些改变仅在一些特殊的病例中可以帮助确定肺炎的病原体。病毒性肺炎多叶受累报道较多,在没有任何细菌感染证据的成年人中,胸部CT表现为树芽征、多灶性实质变以及弥漫性毛玻璃样浸润影。

总的来说,尽管任何一个指标单独使用没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组合指标在鉴别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01:10
发烧引起肺炎严不严重
发烧一般指发热。发热引起肺炎严不严重一般和病情轻重有关,如果病情较轻,一般不严重;如果病情较重,一般比较严重。对于病菌感染引起的、在短时间内温度急速升高的发热症状,引起肺炎后一般是急性肺炎,可能出现轻微的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如果及时治疗,一般比较容易治愈。患者做好自身护理,通常不严重。如果是长时间高热不退引起的肺炎,通常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并发症,如肺脓肿、胸腔积液等,病因复杂,一般治愈难度较大,身体对于炎症的反应较大,可能出现炎症不断扩散的状况,通常比较严重。患者应及时治疗,出门佩戴口罩,避免再次感染;平时清淡饮食,多吃白菜、梨等食物,避免食用高糖、高油食物,如炸串、汉堡、蛋糕、冰激凌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03:51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会发烧多少度
感染患者会发烧多少度,不能一概而论。部分患者不发烧,体温正常,部分患者有中低热38℃左右,还有部分患者分患者可以是高热,40℃以上,因此,患者发病初期,一定不能仅仅依据是否发热,来判断是否被感染,因为有一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不想吃饭、吃饭以后胃脘部会不舒服、腹胀、腹痛、便溏等等这样的一些消化道,或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者可以见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或者可以出现结膜炎;还有一部分儿童和新生儿病例,症状不典型,常常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03:42
新冠肺炎最长潜伏期多久
新冠肺炎潜伏期一般是1~14天,多为3~7天,但也有报道极少数患者潜伏期超过两周,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新冠肺炎的最长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首发症状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肌肉酸痛、头痛、咽痛、乏力、鼻塞、流鼻涕,或者是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部分的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一旦确定是潜伏期的患者,要立刻进行隔离观察,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
新型冠状肺炎发病几天会严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几天会严重,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个人体质、诊疗情况等。部分人群病情轻、体质好、无发热症状,症状会逐渐减轻;部分患者的病情重、体质较为虚弱、得不到及时救治,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据统计,很多患者在发病一周左右的时间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都需积极地入院隔离,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病情加重的症状,需要及时吸氧或进行机械通气,来稳定生命体征。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94412次收听

普通肺炎好治吗
现代医学对肺炎的治疗还是有很好的疗效,不管是感染了细菌,还是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或者军团菌感染,他们这些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肺部的炎症都有很好的、特效的药物来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是,对于一些老年人的肺炎,特别是有一些基础疾病,像有慢性气管炎、糖尿病,这些老年人常常是反应比较弱,当出现一些低热呀、咳嗽、咳痰的时候,常常会被家人和患者所忽视,导致贻误病情。所以,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情况,建议大家如果有一些低热、发热、咳痰的情况,还是及时要到医院去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的给予诊断和治疗,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另外,这些老年人的肺炎也常常会诱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像感染性休克、像这个急性左心衰,还有一些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在老年人的这个肺炎当中,还是比较常出现的。因此,对于老年人的肺炎,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发生一些生命的威胁。
语音时长 01:42

2021-04-20

94926次收听

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支气管肺炎主要是因为病毒和细菌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老人肺炎的饮食禁忌
我们都知道,任何疾病在发生以后,患者在饮食都是有所禁忌的,特别是老人肺炎的疾病,有很多家属想要知道患上了老人肺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我们就跟随专家去详细的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02:17
肺不张会自己好吗
肺不张一般不可能自己好,引起肺不张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肺不张和继发性肺不张。原发性肺不张,是因为先天性的因素引起,比如肺泡表面物质的缺乏而引起,不能自行恢复。继发性肺不张,是因为有肿瘤或结核,或者其他原因,痰栓或吸入异物压迫等原因引起肺不张,对于这些患者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自行恢复。肿瘤压迫的患者,需要缓解肿瘤压迫缓解肺不张;结核的患者需要通过抗结核治疗,结核良好控制以后,才能够缓解肺不张;因为痰栓所引起的肺不张,这类患者随着呼吸功能的恢复,痰液的排出,肺不张能够自愈或恢复。
肺炎什么不能吃
患上肺炎后建议不要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这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出现水肿和充血的症状,导致病情加重。此外,还需要注意不要食用多糖食物、肥腻食物和高蛋白饮食,多糖食物会抑制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肥腻食物会阻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高蛋白饮食会加重发热脱水的症状。
肺炎支原体抗体怎么办
肺炎支原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而用大环内酯类如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有效,疗程10-14天。如果出现发热、头疼症状,体温高于38度可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如果咳嗽症状比较严重,可给予止咳药对症治疗。肺炎支原体经飞沫由呼吸道吸入感染,儿童和青少年易感。感染支原体后多数患者岀现咽炎、气管-支气管炎等,约10%患者产生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起病较缓,发热一般在38℃左右,偶可高热。干咳为本病最突出症状,呈阵发性剧咳,有时见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有血痰。胸部体征很少,有时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诊断有赖于呼吸道标本培养,但技术要求较高,费时需3周。血清冷凝集试验≥1:40或血清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参考,但特异性很低。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20

59388次收听

肺炎容易复发吗
大多数肺炎治愈后不容易复发,但是也有些肺炎容易出现复发。比如间质性肺炎很难治愈,只能带病生存,遇到合适诱因就会复发;因基础病感染引发的肺炎,即使肺炎治愈,但诱因存在,也容易导致复发;肺炎治疗不彻底时,会导致肺炎复发。
02:32
新冠肺炎做CT能查出来吗
CT是诊断新冠肺炎的主要手段,通过CT检查可以将新冠肺炎分为轻度、普通、重度、极重几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CT所检查出来的影像有所区别,轻度和普通型新冠肺炎,肺里呈现很淡的磨玻璃阴影,重度与极重患者,会出现多发、实变、激化类的磨玻璃阴影,甚至出现白肺。对于轻度和普通类型的病人,有时需要采用高分辨率CT,也就是HRCT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第一次没有看到明显肺炎征象,应隔一两天再进行复查,因为新冠肺炎变化很快,隔段时间就能发现问题。
什么是五联疫苗
五联疫苗是五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联合在一起使用的多价疫苗。用于预防多种疾病,常见五联疫苗有伤寒、副伤寒甲乙、霍乱和破伤风五联疫苗。接种五联疫苗,可同时预防五种疾病,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杄菌引起肺炎。五联疫苗相对于以前的疫苗而言,痛苦少,效果比较好,易于接受,但价格稍微贵些。接种方式在3、4、5月龄,或2、3、4月龄打3剂。对于基础免疫程序接种没有完成(即接种少于3个剂次)的婴儿通常可考虑继续接种。对疫苗过敏者禁用,接种百日咳疫苗后7天患过脑病者,发热或急性病期间暂不宜接种五联疫苗。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2

55422次收听

肺炎支原体感染原因
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炎症。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健康人吸入咳嗽、打喷嚏患者口腔、鼻腔分泌物等,均可引起感染。支原体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生命形式,可独立存活。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约为2到3周,发作相对缓慢,症状包括疲劳、喉咙痛、头痛、咳嗽、食欲不振等。秋冬季多发,全年均可发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高发人群为5到20岁。健康人平时因不小心吸入咳嗽、打喷嚏患者口腔、鼻腔分泌物而遭受感染,导致散发性感染或大流行。支原体常发生家庭成员之间传播,家庭中发病率高达90%,感染后不能终身免疫,因此常出现周期性爆发流行。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开始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咽痛、低热,很少有高热,可有畏寒,最突出症状为持续性干咳,可在起病后1到2天内逐渐加重,5%到10%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最终进展为肺炎,患者咳嗽症状严重,可出现少量白色黏痰或痰中带血,部分患者可出现咽炎、支气管炎、耳鼓膜炎。
语音时长 01:32

2019-10-17

60637次收听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
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危害性比较大的一种疾病,严重的支原体肺炎可以直接导致死亡,所以,患病以后积极治疗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现在,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