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是什么菌引起的
伪膜性肠炎主要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其他可能病原体包括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艰难梭菌过度繁殖产生的毒素会损伤肠黏膜,导致伪膜形成。
艰难梭菌是伪膜性肠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属于革兰阳性厌氧菌,常定植于健康人群肠道但不致病。当肠道菌群失衡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艰难梭菌可大量增殖并释放毒素A和毒素B,引发结肠炎症反应和伪膜性病变。这类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到艰难梭菌毒素或培养出产毒菌株。
产气荚膜梭菌偶尔也可导致伪膜性肠炎,其产生的α毒素和β毒素具有细胞毒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但伪膜形成较少见。某些病例中可能合并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但通常作为继发感染存在而非主要致病因素。
预防伪膜性肠炎需避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克林霉素、头孢类等高风险药物。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粪便检测,确诊后需停用原抗生素并针对性使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恢复期建议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饮食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监测生命体征并静脉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