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可行性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常可接受微创手术干预,具体需根据突出程度、神经压迫症状及保守治疗效果综合评估。
对于纤维环未完全破裂、神经根压迫症状较轻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常见选择。该术式通过7毫米切口置入内窥镜,直接摘除突出髓核组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若合并腰椎不稳或椎间隙明显狭窄,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通过4个1.5厘米切口完成椎体融合,稳定性优于单纯髓核摘除。部分中央型突出患者适用椎间盘镜手术,采用后路椎板间入路处理钙化组织,但需注意避免硬膜囊损伤。术后康复期需佩戴腰围4-6周,逐步进行核心肌群训练。
存在严重椎管狭窄、多节段突出伴脊柱畸形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可能更适宜。马尾综合征患者因需彻底减压,通常不建议单纯微创手术。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风险较高,需术前进行骨密度评估。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下降,可能增加微创切口感染概率。椎间隙感染活动期、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属于绝对禁忌人群。
术后应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扭转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中立位,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超过5公斤,康复期间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定期复查MRI观察神经减压效果,若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