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哪些孕妇容易蛋白尿

27812次浏览

哪些孕妇容易蛋白尿呢?当大家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必惊慌,其实一般情况准妈妈出现蛋白尿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过有的准妈妈在怀孕以前就患有这类病的情况那就会有所不同了,慎重一点,还是去医院检查治疗最好,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哪几种情况。

1.假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尿液,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原因,尿道短且与阴道比邻,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蛋白尿而造成误诊。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大症状。如果在出现水肿或蛋白尿的同时还伴有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3.肾脏疾病孕前既有肾脏疾病——怀孕后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怀孕使女性的机体代谢增加,全身血容量增多,加重了肾脏及其他脏器的负担,从而可使肾脏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隐匿性肾炎——怀孕前没有发现肾脏疾病的症状常在怀孕中、后期出现症状,需要抽血进一步检查血浆微球蛋白,同时到肾内科就诊,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4.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怀孕前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都有可能在孕期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疾病对全身各个脏器都有损害,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蛋白尿;而肾脏损害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5.妊娠期蛋白尿——有水肿、蛋白尿却没有其他症状:怀孕期间出现蛋白尿、肢体水肿,但是没有出现血压增高和其他不适。实际上,在临床上往往把妊娠期蛋白尿列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范围考虑。有时准妈妈原来的基础血压比较低(比正常值低),怀孕期间血压虽较平时有升高,但并没有达到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以及正常怀孕时,尿液中是不出现或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当准妈妈患有某种疾病,或是采用了不正确的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时,尿液中就会出现白蛋白。孕妇蛋白尿不用太担心,主要是根据在怀孕以前是否有肾病来判断,如果没有,则可以定为良性的。不太放心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查来确定。

相关推荐

小孩尿液有泡沫是否正常
视儿童的具体情况而定。小孩尿液泡沫增多的原因如下:一、生理因素。如喝水较少或者出汗量较大,尿液会发生浓缩,出现泡沫增多。二、病理因素:1.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尿液泡沫增多。2.尿中糖分增加,尿液会变得很黏,尿液排到容器中会出现较大泡沫。3.泌尿系统的感染,尿中的细菌增加,同时尿中的上皮成分也会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之后泡沫增多。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30

101736次收听

尿蛋白2+的意思
尿蛋白2+,指的是尿液当中的蛋白数量变多了,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表现为尿蛋白是阴性的。如果他化验尿常规里面出现有两个加号,明肾脏可能出现问题了,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就说还得进行进一步判断,是不是肾脏的问题还是是其问题,因为有些情况尿蛋白也会增加,比如像体温升高,这是高烧,还有像那种炎症性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尿蛋白是容易升高的。另外就是有的人剧烈活动以后会出现尿蛋白像过度疲劳,还有像酗酒,就是长期大量的喝酒,女性的特殊的时期等都有可能出现尿蛋白增强,所以这时候要进行分辨,如果说这些上面所说的因素恢复去除以后,恢复了正常的情况,然后复查尿常规当中尿蛋白就自然地变成阴性,没做任何的治疗,那就可以排除这种正常的生理状况所引起来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得考虑是不是肾脏本身是不是出现了异常,或者是身体的其他系统的病变造成肾脏的继发病,这时候需要进一步检查,因为不同的病因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65777次收听

什么是蛋白尿
蛋白尿一般会出现尿里泡沫增多,即泡沫尿,主要是蛋白在尿液里增高了尿液表面张力,所以会观察到尿中泡沫增多。还有一些病人即便尿中蛋白较多,也不会表现为泡沫尿,一些泡沫尿的患者并不一定是含蛋白多。所以蛋白尿并不能单纯从临床上尿液中泡沫多少来判断,主要还是要通过尿常规检查判断有无尿蛋白,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判断尿蛋白的多少。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95996次收听

尿蛋白可疑阳性要紧吗
所谓尿蛋白可疑阳性,是指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尿蛋白显示定性加减号。一般可以按如下处理,第一个再复查尿常规,第二个做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如果再次查尿常规,蛋白是阴性的或者尿白蛋白的检测是阴性的,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做尿白蛋白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增加的,这个时候要看一看既往有没有一些相关的病史或者是曾经有尿里面的隐血阳性,这时就要区分是不是隐秘性的肾小球肾炎,或者是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或者是早期的高血压肾损害。总体来说尿蛋白可疑阳性不严重,但是要注意进一步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尿,确定尿里面有没有蛋白排泄的增多。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59397次收听

01:50
蛋白尿是什么样子
蛋白尿一般会出现尿里泡沫增多,即泡沫尿,主要是蛋白在尿液里增高了尿液表面张力,所以会观察到尿中泡沫增多。还有一些病人即便尿中蛋白较多,也不会表现为泡沫尿,一些泡沫尿的患者并不一定是含蛋白多。所以蛋白尿并不能单纯从临床上尿液中泡沫多少来判断,主要还是要通过尿常规检查判断有无尿蛋白,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判断尿蛋白的多少。
02:15
尿蛋白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弱阳性有可能是留尿方式不规范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肾脏轻微病变的提示。尿蛋白弱阳性指尿里面有很少量的蛋白,但是尿常规是一个定性不定量的检查。尿液浓缩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蛋白的弱阳性,但在饮水和进食后,尿液稀释,尿蛋白又会消失。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患者留尿的方式是否标准。留尿常规要求中段尿,还要求女患者用水清洗外阴再留中段尿。若方式正确,仍有尿蛋白弱阳性,需给患者做一个蛋白的定量检查,比如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者是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来明确是否真正有尿蛋白的超标。
01:59
肾萎缩会有尿蛋白吗
肾萎缩的人群一部分会有蛋白尿。引起肾萎缩的原因:肾动脉狭窄或肾动脉硬化、长时间的肾积水、长期慢性肾脏疾病,导致了肾小球的硬化、肾间质的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最后都会出现肾萎缩。因此肾萎缩的人是否有蛋白尿,跟引起肾萎缩的原发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比方说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最终出现肾萎缩,那么他在病程的始终都会有蛋白尿,如果是肾动脉狭窄或者是肾积水引起肾萎缩,那么他的蛋白尿相对就会比较少。
01:52
尿蛋白高需要住院吗
如果尿蛋白轻度地增高,24小时在一克以下,不伴有肾性高血压、浮肿以及肾功能异常,这种情况是不需要住院的。如果蛋白定量,特别是24小时蛋白尿定量超过了3.5克或者是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甚至合并有不容易控制的高血压或者肾功能异常,那么是必须要住院,必要的时候需要肾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诊断。因此当发现尿蛋白增高的时候,要进一步的去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监测,做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监测以及肾功能的监测、血压的监测,根据蛋白尿的情况以及肾功能的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做肾活检。
01:54
尿蛋白水肿是肾炎吗
多种原因的肾脏疾病都可以出现蛋白尿、水肿,肾炎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肾病综合征,其他的比方说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也都会出现水肿、蛋白尿。一般来说,有蛋白尿有浮肿,血浆白蛋白不低于30克每升或者是伴有尿中红细胞增多,那么多半是肾炎。如果蛋白尿比较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那么就是肾病综合征。因此当出现蛋白尿、水肿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的去询问病情,有没有糖尿病的病史,有没有狼疮的病史,同时要进一步的做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监测以及肾功能血脂的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80严重吗
尿微量白蛋白80不是很严重。正常的浓度在30mg/L以下,如果浓度在30mg/L-300mg/L之间,一般通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80,因此代表有少量的尿蛋白。如果尿常规中被发现了有尿蛋白,一般情况下都表示有一些轻微的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蛋白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尿微量白蛋白是为了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当患者患有时糖尿病肾病时,在检查尿常规时会发现尿蛋白为阴性。如果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会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如果尿微量白蛋白超过了30mg/L,就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22

77361次收听

蛋白尿症状是什么
很多人看见身边有人得了蛋白尿痛苦的样子都很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得这样的疾病,这些朋友想知道一旦发生蛋白尿身体都会有哪些症状出现,知道了这些就能及时的预防和治疗了,所以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蛋白尿症状是什么?
蛋白尿是怎样的病
蛋白尿是怎样的病呢?生活中好多人发现自己的小便有问题,去医院检查完,被医生告知是蛋白尿,很多人这时候就蒙了,因为对于蛋白尿这种病并不了解,所以会很恐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蛋白尿是怎样的病。
如何正确诊断是否有蛋白尿
蛋白尿这种疾病只有在正规医院才能诊断出来,现在的社会各种医院诊所到处都是,有很多不正规的医院也包括其中,有些朋友为了省钱去一些不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做了很多项目最终也没有确诊,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正确诊断是否有蛋白尿?
蛋白尿适合用什么方法治疗
在我们正常人的尿中是不会有蛋白质的,如果出现了蛋白质就是蛋白尿了,那么大家知道蛋白尿的治疗是怎么样的吗,蛋白尿是怎么回事呢,蛋白尿适合用什么方法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尿蛋白1+需要治疗吗
单次尿常规出现尿蛋白1+的情况,是无需进行治疗的,如果是多次尿常规都出现尿蛋白1+的情况,则需要做详细检查,正确治疗。尿蛋白跟自身肾脏有着直接关系,尿蛋白出现异常,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比如肾炎、肾病这类疾病,都有几率导致尿蛋白出现病变反应。因此,如果是偶然性的无需担心,多次性的可考虑肾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