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导管癌跟乳腺癌的区别是什么

2025-08-04 12:00:09

乳导管癌是乳腺癌的一种常见亚型,主要区别在于肿瘤起源部位和病理特征。乳腺癌可分为乳导管癌、小叶癌等类型,其中乳导管癌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占乳腺癌病例的多数。

1. 起源部位

乳导管癌发生在乳腺的输乳导管内,早期可能表现为导管内原位癌。小叶癌则起源于乳腺小叶的腺泡上皮,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乳导管癌更易通过导管系统向周围扩散,而小叶癌可能呈现多灶性生长模式。

2. 病理表现

乳导管癌在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形成导管样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级,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大。小叶癌的肿瘤细胞常呈单行排列,浸润性生长时呈现特征性的靶环状模式。

3. 影像学特征

乳导管癌在钼靶检查中多表现为簇状微钙化灶,超声检查可见不规则低回声肿块。小叶癌的影像学表现可能更隐匿,钼靶上有时仅显示致密影,容易漏诊,需要结合磁共振检查提高检出率。

4. 分子分型

乳导管癌常见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等分子亚型。小叶癌更多表现为激素受体阳性且HER2阴性,部分病例存在CDH1基因突变。不同分子分型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5. 治疗差异

乳导管癌对放疗敏感性较高,保乳手术成功率相对较大。小叶癌因边界不清可能需要更广泛切除,且对某些化疗方案反应较差。两种类型均需根据受体状态决定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策略。

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发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改变应及时就诊。保持健康体重、限制酒精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确诊后应配合医生完成全面检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与心理调节。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