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吃海鲜远离甲肝
正确吃海鲜可以降低甲肝感染风险,主要通过彻底加热、避免生食、选择新鲜食材、处理时戴手套、及时冷藏等方式实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被污染的海鲜或水源。
海鲜可能携带甲型肝炎病毒,尤其在未充分加热或生食情况下感染风险较高。甲肝病毒在60摄氏度以上环境持续加热1分钟即可灭活,建议将海鲜彻底煮熟至中心温度达到90摄氏度并维持30秒。贝类海鲜如牡蛎、蛤蜊等滤食特性使其更易富集病毒,需延长加热时间至5分钟以上。处理生海鲜时应使用专用刀具和砧板,接触后需用肥皂水洗手20秒。购买时选择外壳完整、无异味的活体海鲜,冷藏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免疫力低下人群、孕妇及儿童应完全避免食用生腌、醉制等未彻底杀菌的海鲜制品。
除海鲜外,甲肝预防还需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安全。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河水或井水。甲肝疫苗可提供长期免疫保护,建议高风险职业人群及旅行者提前接种。若食用海鲜后出现发热、乏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日常保持厨房用具清洁消毒,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可进一步降低甲肝及其他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关推荐
01:43
01:43
01:41
02:25
02:0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甲肝有哪些甲肝
- 2 甲肝如何传染如何避免染上甲肝
- 3 甲肝是什么甲肝传染吗
- 4 甲肝是如何造成的
- 5 甲肝是怎样形成
- 6 怎么引起的甲肝
- 7 什么是甲肝
- 8 甲肝是怎样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