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病综合征担心怀孕

发布时间:2020-12-1026242次浏览

困扰着肾病综合征女性患者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允许怀孕呐?专家对此是怎么看的呐?专家说,肾病综合征患者女性可以怀孕,但是却是要十分小心翼翼方可。那么,想要怀孕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该注意哪些肾病综合征病的常识呐?

说到肾脏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肾病综合征。如果女患者病情较轻,且不存在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的问题,可以考虑怀孕。但在孕期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量和肾功能。

“若孕早期3个月内孕妈妈出现血压增高、肾功能恶化等趋势,就说明不适合妊娠,要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否则,不但孩子保不住,孕妈妈也有生命危险。”

此外,夫妻任何一方身患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肾病,若想要孩子,须在医生指导下达到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正常、病情控制稳定、停用激素药物半年以上等生育指标。

“肾病综合征孕妇如有水肿、血压升高等问题,防止钠水潴留造成心力衰竭等。同时,这些孕妇还要补充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对肾血流量无明显影响的降压药。相反,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阿司匹林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的药,尽量避免使用。”

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病情时常反复,再加上怀孕后又担心疾病影响胎儿健康,孕妈妈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这对自身以及宝宝的健康都不利。丈夫应帮助怀孕的妻子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控制好肾病综合征,平安过孕期。

以上是寻医问药网专家对于肾病综合征病的常识之“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怀孕 但需要谨慎”的介绍。诚然,肾病综合征女性患者在患病期间,是可以受孕的,但是在受孕之前和过程中,肾病综合征女性患者要注意一系列的问题,这在寻医问药网专家的以上介绍中都有所提及,希望对于患者有帮助。

相关推荐

肾病综合征危险吗
首先肾病综合征的种类非常多,大致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往往是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比如说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肾病综合症。像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身就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而像糖尿病肾病,到了肾病综合征的阶段,也预示着疾病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而这个淀粉样病变肾脏病,有可能局限于肾脏,也有可能是继发于全身。再者,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因为低蛋白血症以及高脂血症,容易出现感染,包括血栓形成,血栓拴塞以及急性肾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肾病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综合征,也是需要加以重视,积极处理。
语音时长 01:42

2021-12-30

56052次收听

02:00
膜性肾病二期会自愈吗
膜性肾病二期能治愈的只是极少部分的人群,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积极的合理的治疗。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根据蛋白尿的多少、血浆白蛋白的情况以及有无肾脏功能的改变等依据将二期膜性肾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以及极高危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二期膜性肾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大多数人的蛋白尿会消失,肾病综合征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肾综彻底治愈的几率多大
肾综彻底治愈的几率有多少?肾病综合症治疗的好坏,要看我们治疗的是否及时,早发现,早治疗,是我们远离肾病综合症的关键。肾病综合症能彻底治好吗?肾病是由于我们的肾脏各种的病症。热体的脏腑指甲,内环境已外环境之间均可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内外界多种病因的因素如果是破坏了人体内的平衡,那么人体内的功能就会失调,
肾病综合症早期如何预防
其实有很多疾病在身边出现,如果不注意是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的,因此发现了肾病综合症后是会影响其健康,而发现这类疾病到来后更要积极的选择合适的办法来进行预防,那么,肾病综合症早期如何预防?下面我们就看
肾病综合征的饮食注意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疾病中的一种,现在医学日益进步,因此在治疗此疾病上有很多的方法,治疗疾病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生活上的护理,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我们更早的康复,肾病综合征的饮食注意也非常多,那么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该吃些什么呢。
患有肾病综合症的传染
患有肾病综合症的传染,肾病综合症是否会传染给别人呢,这是很多患者及家属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一些患者在患有肾病综合症后,就经常担心这种疾病会不会传染给周围的朋友,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疾病的治疗。
肾病综合症中期的运动
肾病综合症,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经越来越常见,很多人说如果患有这种疾病的话就应该卧床休息,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肾病综合征中期的患者也应该适当的进行运动,这样才有利于身体的恢复,那适合肾病综合症中期的运动有哪些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病综合症能治愈吗
随着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病综合征患者多可长期存活。对于微小病变性肾病,绝大多数的患者对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治疗缓解率较高,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而对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出现持续大量蛋白尿伴难以控制的持续高血压,并且发病时肾功能已经受损,此时预后不佳,治愈的可能性较小。原发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20%的病例可以出现临床长期缓解,而30%~40%为持续性的尿检异常,但肾功能保持正常。25%~50%的患者在10年内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这些病人是不能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4

58660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预后怎么样
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预后有一定的差距,一般来说系膜增生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预后相对较好,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预后相对较差。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愈后与其原发病息息相关,如,糖尿病肾病和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由于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且疾病进展较快,可在数年内发展为尿毒症。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肾脏病变较重,多数难以缓解,一般发展成尿毒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还可产生全身多系统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相关性肾炎,则预后相对较好。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12

57705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日常护理
肾病综合征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肾病综合征疾病患者饮食必须低盐、低脂、低蛋白。患者每天盐分的摄入量控制在三到六克,患者要多吃素菜,不要吃太多的荤菜,避免接触对肾脏有毒的药物,例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语音时长 02:13

2018-09-30

50800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能否发展成尿毒症吗
肾病综合征可能发展成尿毒症。肾病综合征有一部分人会变成尿毒症,一般患者都是病情迁延不愈,如大量蛋白尿持续不缓解。如IgA肾病长期大量蛋白尿,对肾功能影响很大,每年肾小球滤过率都会下降。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三克大量蛋白尿,IgA肾病病人可能自然病程不超过十年,病人进入尿毒症期。膜性肾病这类肾病综合征,虽然是大量蛋白尿,但自然病程较长,可能在10年到15年后,出现肾功能坏转,如果蛋白尿不缓解会逐渐进展到尿毒症期。不同病理类型,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综合征,每种类型疾病临床特点和疾病病程不一样,一部分人会进展到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27

2018-09-21

53421次收听

02:06
肾病综合征会变成尿毒症吗
在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里面,有一部分的患者会变成尿毒症。一般情况下,这种患有肾病综合征的病人病情都迁延不愈,比如会出现大量蛋白尿持续不缓解。有些病理类型,比如IgA肾病长期大量蛋白尿,对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非常大;假如患者出现每年肾小球滤过率都会下降的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三克的IgA肾病患者,可能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自然病程不超过十年,病人就会进入到尿毒症期。膜性肾病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虽然也存在大量的蛋白尿,但是,这样的患者自然病程比较长,有可能在10年到15年以后,才会出现肾功能坏转,如果蛋白尿还不缓解,会逐渐进展到尿毒症期。所以,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有可能会变成尿毒症,建议患者要注意及时进行治疗。
01:46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NS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多种病理类型构成。大量蛋白尿是NS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NS时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促进白蛋白肝脏代偿性合成和肾小管分解的增加。NS时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造成NS水肿的基本原因。
01:54
肾病综合征很严重吗
肾病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主要的决定因素包括:病理类型、临床因素等。一般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好。微小病变型肾病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治疗缓解率高,但缓解后易复发。早期膜性肾病仍有较高的治疗缓解率,晚期虽难以达到治疗缓解,但病情多数进展缓慢,发生肾衰竭较晚。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及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不佳,预后差,较快进入慢性肾衰竭。如果存在反复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者常影响预后。
01:40
如何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
目前对肾病综合征的各种治疗,可能只能控制病情并未真正治愈,常在患者感染、劳累、或减药不适当等情况下病情出现反复。为了防止及减少病情反复及复发,应注意:第一,对激素治疗有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虽然于用药后其尿蛋白迅速转阴,但一定要坚持用足量至少6周后才能开始减量。第二,对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者应采用激素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及环孢素A等;抗凝剂:如肝素。第三,患儿要注意日常生活起居规律,勿过劳或剧烈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