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挠耳朵的原因

3624次浏览

宝宝挠耳朵可能由耳部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异物刺激或习惯性动作引起。建议家长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耳部湿疹

耳部湿疹多与过敏体质有关,表现为耳廓或耳周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宝宝可能因瘙痒频繁抓挠,甚至抓破皮肤。家长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可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氧化锌软膏。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减少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

2、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常因洗澡进水或掏耳不当导致细菌感染,宝宝会出现耳痛、耳痒、耳道红肿等症状。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严重时有黄色分泌物。需避免自行掏耳,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或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配合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3、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多继发于感冒,宝宝除挠耳朵外,可能伴随发热、哭闹、拒奶等症状。因咽鼓管功能未发育完善,病原体易从鼻咽部侵入中耳。确诊后需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哺乳时保持头高位有助于减轻耳压。

4、异物刺激

小玩具零件、棉签残留物等异物进入耳道会引起明显不适感。宝宝可能突然出现单侧挠耳行为,伴烦躁哭闹。家长切勿自行掏取,应立即就医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避免损伤鼓膜。日常需将细小物品远离婴幼儿活动范围。

5、习惯性动作

部分宝宝在出牙期或疲倦时会通过挠耳朵自我安抚,这属于阶段性行为习惯。家长可提供牙胶或进行注意力转移,同时修剪宝宝指甲防止抓伤。若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排查病理性因素。

日常应注意保持宝宝耳部清洁,洗澡时避免污水流入耳道,定期检查耳周皮肤状态。选择纯棉材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哺乳后竖抱拍嗝防止奶液反流至咽鼓管。若发现耳道分泌物增多、异味或宝宝持续哭闹,应及时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引发听力损伤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手腕骨折的后遗症有哪些
手腕骨折后遗症主要有腕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慢性疼痛、神经损伤及畸形愈合。这些后遗症可能与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康复训练等因素有关。
龙蒿怎么吃功效最佳
龙蒿可通过泡茶、凉拌、炖汤等方式食用以发挥最佳功效,其芳香成分和活性物质在适度加热或低温处理时更易释放。
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经常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心理状态、预防慢性疾病、促进代谢功能和延缓衰老。运动对健康的益处主要体现在生理机能提升、疾病风险降低、情绪调节优化等方面。
身上长体癣真的不可以用药吗
当我们在平常患上一些疾病的时候,我们都会采用西医的药物治疗,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洁方便,西医学认为,体癣是因感染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石膏样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所致,那么身上长体癣真的不能用药吗,其实是可以的们,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
脸上长黄褐斑的中医调理
脸上长黄褐斑的中医调理都有哪些方法呢?黄褐斑大多数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中医调理对黄褐斑的淡化有非常大的好处,中医对黄褐斑治疗的原则是:脾虚肝郁型治以健脾舒肝、理气活血为原则,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养血活血为主,冲任不调型治以调和冲任,理气活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