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维生素d过量症状
小儿维生素D过量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多尿、烦躁不安等症状。维生素D过量主要由长期超剂量补充、误服高剂量制剂、疾病因素等引起,需通过停用补充剂、调整饮食、就医干预等方式处理。
1、消化系统症状
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恶心呕吐或持续性食欲减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痛腹胀,与血钙升高导致胃肠蠕动减缓有关。此时需立即停止维生素D补充,暂时给予清淡流质饮食,避免高钙食物摄入。若呕吐严重导致脱水,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2、泌尿系统异常
血钙浓度过高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表现为多尿、尿频甚至脱水。长期过量可能诱发肾钙质沉积,严重时影响肾功能。家长需记录患儿每日尿量,保证水分摄入,必要时检测尿钙肌酐比值。出现尿液浑浊或排尿疼痛时需急诊处理。
3、神经系统表现
高钙血症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患儿易出现烦躁哭闹、精神萎靡或嗜睡。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头围增大、前囟饱满等颅高压症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出现抽搐或昏迷需立即就医使用降钙药物。
4、心血管症状
血钙浓度超过3.5mmol/L可能影响心肌电生理活动,表现为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听诊可闻及心音低钝,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需进行心电图监测,限制患儿剧烈活动。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休克前兆时需紧急医疗干预。
5、骨骼相关改变
慢性维生素D过量会抑制甲状旁腺功能,导致骨骼钙化异常。X线可见长骨干骺端带状钙化、颅骨板障增宽等特征性表现。需暂停所有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骨骼病变严重者需骨科专科治疗。
预防维生素D过量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含维生素D的补充剂。日常饮食保证适量奶制品即可满足钙需求,无须额外补钙。服用维生素D期间应每3个月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夏季阳光充足时可酌情减少补充剂量。若发现误服大剂量维生素D,应立即携包装就医,必要时进行洗胃或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