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肝炎确诊通常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测、影像学检查、肝脏弹性检测和肝组织活检等检查手段。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针对性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炎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肝脏合成功能。急性肝炎患者常见转氨酶显著升高,慢性肝炎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或胆红素异常。该检查无需空腹,但需避免检查前剧烈运动或饮酒。
2、病毒学检测
病毒学检测用于鉴别肝炎病毒类型,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测。乙型肝炎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丙型肝炎需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RNA。病毒载量检测可评估病毒复制活跃度,对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质地以及是否存在脂肪变性、纤维化或占位性病变。CT或MRI能更精确评估肝脏结构变化,对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超声弹性成像可无创评估肝脏硬度,间接反映纤维化程度,适合慢性肝炎患者的长期随访。
4、肝脏弹性检测
肝脏弹性检测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肝脏硬度值,数值越高提示肝纤维化程度越重。该检查对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可部分替代肝穿刺活检。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以上,测量结果可能受肥胖、肋间隙狭窄等因素影响。
5、肝组织活检
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炎和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适用于病因不明、病情复杂或需要精确评估炎症活动度的患者。检查存在出血、疼痛等风险,需在超声引导下由专业医师操作,术后需卧床观察6小时。
确诊肝炎后应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慢性肝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弹性检测,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出现乏力加重、皮肤黄染或腹水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警惕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