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病因患者了解透彻
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血液循环障碍、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邻近组织感染扩散等原因引起。骨髓炎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开放性骨折、糖尿病血管病变、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中耳炎或鼻窦炎蔓延等因素导致。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可通过血液传播或直接侵入骨骼。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2、开放性骨折
骨折端暴露导致细菌直接侵入骨髓腔,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伴随伤口化脓、骨折愈合延迟等表现。需紧急清创并固定骨折,配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治疗。
3、糖尿病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血管闭塞,足部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骨髓炎。特征性表现为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深部组织坏死。除控制血糖外,可能需要截肢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
4、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或自身免疫病患者因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可能出现隐匿性骨痛、低热等不典型症状。需调整免疫方案并选用注射用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5、邻近感染扩散
中耳炎、鼻窦炎等未及时控制可蔓延至颅骨或脊柱。儿童多见乳突炎继发颞骨骨髓炎,表现为耳后肿胀、头痛。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必要时行病灶清除术。
骨髓炎患者应保持患肢制动,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并每日检查足部,外伤后及时消毒处理。所有疑似骨髓炎症状均需尽早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骨髓炎导致残疾。康复期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但须避免患肢负重。
相关推荐
02:14
01:36
01:45
01:36
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