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儿童应该注意什么
心脏病儿童需注意日常活动管理、感染预防、用药规范、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主要干预措施包括限制剧烈运动、定期接种疫苗、遵医嘱服药、均衡饮食和家庭情感支持。
1、活动管理
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病患儿应避免剧烈跑跳、竞技体育等可能加重心脏负荷的活动。建议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单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运动时需有家长监护。若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
2、感染预防
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心力衰竭,需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秋冬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时,体温超过38℃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退热药。
3、用药规范
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时须监测尿量,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需定期检查血药浓度。禁止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若出现恶心呕吐、视觉异常等中毒症状,应立即联系主治医师。
4、营养支持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限制腌制食品。适量增加富含钾的香蕉、橙子等水果,补充因利尿剂丢失的电解质。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控制每日饮水量,建议使用带刻度的水杯定量饮水。
5、心理干预
家长应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帮助患儿理解病情,避免过度保护导致社交障碍。青春期患儿可能出现治疗抵触情绪,可通过病友互助小组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建立规律的随访计划,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保存好既往检查报告便于对比病情变化。家中常备便携式血氧仪,每日晨起测量静息心率并记录。学校应知晓患儿病情并配备应急药物,避免安排剧烈体育活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夏季避免暴晒导致脱水。出现不明原因体重骤增、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征兆时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