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副作用大吗
降压药的副作用通常较小,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常见降压药类型主要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钙离子拮抗剂可能导致面部潮红、下肢水肿,但症状多轻微且可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发干咳,通常停药后症状消失。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副作用较少,偶见头晕或血钾异常。利尿剂长期使用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可能出现乏力或肌肉痉挛。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心率减慢,哮喘患者需谨慎使用。
严重副作用如血管性水肿、肝功能异常等发生率极低,通常与个体差异或药物相互作用相关。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多数在1-2周内逐渐适应。罕见情况下利尿剂可能诱发痛风发作,需监测尿酸水平。联合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代谢途径,避免加重肝肾负担。
服用降压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跌倒。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后立即服药,服药时间尽量固定。若出现持续干咳、皮疹或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建议每3-6个月进行心电图和电解质检查,合并糖尿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