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45天能着地吗
胫骨骨折45天通常不建议完全着地负重,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45天可能处于骨痂形成阶段,过早负重可能影响愈合。
胫骨骨折后45天能否着地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若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部分负重,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分担体重。此时着地力度应控制在体重的20%-30%,避免剧烈疼痛或骨折端异常活动。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从非负重活动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开始,逐步过渡到站立平衡训练。
若骨折为粉碎性、开放性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45天时骨痂形成可能不充分,绝对禁止完全负重。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或营养不良患者愈合速度较慢,需延长保护期。过早着地可能导致内固定物松动、骨折移位甚至畸形愈合,需严格遵循医嘱复查X线。
胫骨骨折患者45天后应继续加强营养摄入,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2-1.5克/公斤体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康复期间可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和健侧肢体锻炼,维持整体肌肉量。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萎缩。若出现患肢皮肤发紫、持续肿胀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检查。骨折愈合后仍需避免跳跃、奔跑等高风险运动3-6个月,逐步恢复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