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炎症一般怎么治疗
口腔炎症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药物、物理治疗、调整饮食、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口腔炎症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异常、创伤刺激、维生素缺乏、系统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刷牙两次,配合含氟牙膏减少细菌滋生。饭后用温盐水或医用漱口水含漱,可选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炎症。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刺激患处,改用牙线清洁牙缝。义齿佩戴者需每日拆卸清洗,防止食物残渣滞留。
2、使用药物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真菌性口炎可用制霉菌素含漱液局部治疗。疼痛明显时短期应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维生素B2片、维生素C片适用于营养缺乏导致的口角炎。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胶囊可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
3、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低能量激光照射促进黏膜修复,适用于顽固性口腔溃疡。超声雾化可将药物分散成微小颗粒直达炎症部位,常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冷敷能缓解急性期肿胀疼痛,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对于放射性口炎,可采用高压氧治疗改善组织缺氧。
4、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过烫或坚硬食物刺激黏膜,选择常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蛋黄,促进黏膜修复。适量饮用无糖酸奶调节口腔菌群平衡。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高糖食物摄入诱发感染。
5、手术治疗
长期不愈的创伤性溃疡需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颌骨囊肿继发感染时需行囊肿刮治术。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建议拔除阻生齿。对于癌前病变如白斑,可能需要进行黏膜切除术。术后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创面清洁。
口腔炎症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黏膜的持续刺激。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概率。使用软毛牙刷时采用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用力刷伤牙龈。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牙结石等诱因。若出现持续两周不愈的溃疡、黏膜白斑或异常增生,须及时就诊排查恶性病变。日常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发挥口腔自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