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用药要注意什么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需注意规范用药、监测血压、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复诊。高血压可能由遗传、高盐饮食、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需长期控制以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1、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常用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漏服药物时不可补服双倍剂量,需咨询医生调整方案。服药时间应固定,建议早晨空腹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2、监测血压
每日早晚各测一次血压并记录,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值超过135/85mmHg时应及时就医。注意观察头晕、心悸等异常症状,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治疗效果。
3、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能减弱降压效果,感冒药中含伪麻黄碱成分会升高血压。服用中药制剂如珍菊降压片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就诊时应主动提供用药清单,避免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与降压药联用风险。
4、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芹菜、菠菜等富钾蔬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避免憋气用力动作。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冬季注意保暖防冷刺激引发血压波动。
5、定期复诊评估
每1-2个月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评估药物不良反应。每年进行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靶器官损害。根据季节变化、合并疾病调整用药方案,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建立用药记录本,记录血压值、用药情况及不适症状。家属需协助监督服药,备好硝酸甘油片应急。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外出时携带急救卡片注明所服药物。饮食遵循低脂低糖原则,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通过综合管理维持血压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