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理脱敏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0939844次浏览

心理脱敏治疗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放松,让自己的身体进入到放松的状态。接下来就要构建焦虑等级,让患者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最为焦虑。然后要进行脱敏训练,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这样的训练,最后还要反复练习。

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患上焦虑症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个时候可以采用脱敏疗法来进行治疗。那么心理脱敏治疗方法的步骤是怎样的?
  1、学会放松
  如果想要进行心理脱敏治疗,首先就得学会放松。对于精神紧张或者是患有焦虑症的人来说,学会放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让身体进入到放松的状态,精神紧张的症状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2、构建焦虑的等级
  在这个阶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焦虑等级。患者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来判断分值,这样就可以让患者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到焦虑。
  3、脱敏训练
  患者了解了让自己感到焦虑的原因之后,下一步就要进行脱敏训练。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患者面对让他感到焦虑的事情,然后学会保持放松的状态。医生通常会根据第二步所设定的焦虑等级来让患者逐渐的适应,并不会一下子就让患者去面对焦虑等级比较高的事情。
  4、重复练习
  精神类的疾病本身就是比较难治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治好,所以说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反复的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就可以让心理逐渐处于放松的状态,直到彻底的脱敏为止。

相关推荐

躯体性焦虑症怎么治
躯体性焦虑症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治疗,病情发生时立刻服用抗焦虑药物就能缓解躯体性焦虑症。很多患者出现躯体性焦虑症是因为遗传引起,也有可能是过度抑郁所致。通常患者会有身体出汗或者皮肤潮红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气短、胸闷等表现,如果是女性患者还可能有月经不调症状,直接影响女性正常生育能力。所以患者在发现躯体性焦虑症后,及时到医院服用药物治疗,还要通过心理疗法医治,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想法、情绪、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重新建立患者的认知体系。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1

86459次收听

跑步能治愈焦虑吗
跑步绝对是能够缓解焦虑情绪,但不太可能治愈焦虑症,因为诊断焦虑症,就说明已经达到了疾病的状态,是一种疾病。患者经常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过度的、持续的担忧,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种担心是过度的、不恰当的,而且很难去控制。同时可能会有坐立不安、容易疲劳、容易发脾气上火,继而紧张、失眠,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严重的困扰。对于轻度的焦虑症患者可以采用一些情绪的宣泄,放松自己的心情,或者适当的运动来缓解。如果对于中重度的焦虑症患者,应当应用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同时辅助心理治疗,减轻心理负担。跑步等运动应该作为辅助调整。建议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20

99519次收听

如何缓解考前紧张情绪
考前过度紧张时,可在早晨起床后,适度的散步、跑步、骑车等进行有氧运动,舒活筋骨、呼吸清新的空气,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也可在晚上睡前洗热水澡,或找人倾诉聊天,缓解紧张情绪,避免影响考试成绩。
考前焦虑睡不着怎么办
考前焦虑睡不着时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到室外慢跑或做扩胸运动等。而且可以进食有助于睡眠的纯牛奶、坚果及类似食物。另外,考生自己要尽可能树立自信心,不要过度怀疑自我,要有必胜的信念。
考试心慌时怎么缓解
考生考试心慌最好的缓解方法是做好考前准备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合理性安排学习与复习计划,另外对于考试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清晰考试方向与考试的目的。
考前焦虑症怎么缓解
缓解考前焦虑症需提前做出合理计划,做好复习,才能有信心面对考试,不至于出现焦虑不安。同时可给予自我减压,建议可适当倾诉或做深呼吸、按摩,效果都较显显著。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想要克服自己的社交焦虑症,那么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必须要肯定自己同时要制定出相关的计划、如果说大家社交恐惧症较为严重的话,那么也可以尝试心理方面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催眠疗法、和认知疗法。但不管是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长期坚持才可以见效。
01:35
什么叫做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情绪焦虑不安、紧张、过分担心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除过分担心、紧张、胆小的症状外,可能还会伴有很多其他的躯体症状。比如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出汗、心悸、恶心等等。还会伴有胸闷、气短、乏力,还有的人可能会伴有尿频等症状,包括全身无力、肌肉震颤都可能出现。这些躯体症状在做各种检查时,并没有发现器质性改变,出现一系列以上的症状,叫焦虑症。如果焦虑症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就会反复就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什么人容易焦虑
过分追求完美、太过较真、对结果特别看重的人容易焦虑。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不好,能促使人把事情做好;但是太看重结果,内心时刻都不能放松的人,则容易焦虑。同样是最求完美,但二者的内在张力不同。前者在想如何把事情做好,而后者的关注点是做不成功怎么办,如果领导不认可怎么办。后者考虑的是如何让外界、让其人高兴,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追其根源,大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太过严苛。如果父母要求完美、过于较真、太规则化,那孩子从小就不放松,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担心,如果父母不认可怎么办,如果被父母批评怎么办。长大以后,就形成了担心结果、担心别人的看法。据观察教师、医护人员、财会和军人的孩子较容易焦虑,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少,还有这些职业的家长十分理性,容易教条化、规则化,很少真正体会到孩子内心的想法。但这并非绝对,关键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同时也是提醒父母不要只追求结果,努力的过程也很重要。
语音时长 02:40

2018-09-29

56464次收听

压力大焦虑怎么调整
压力大焦虑首先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调理好心态,合理安排工作等。应对压力首先要理清最近压力大的缘由是什么,到底是某一件事情突然发生,还是工作量太大,目标调得太高、对要自己求太高等。例如,作为领导要学会授权,所谓授权是让下面的人更多的承担,而不是事无巨细所有事情都自己管。所以要抓大放小,不要太在意结果。焦虑症有很多外因。工作压力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职场压力管理牵涉到焦虑,第一可以导致情绪上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第二导致身体不舒服;第三,会失眠。这些严重的结果,其实损害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如果太在意结果,会想很多东西都抓在手里面;对一件事情非常的较真儿结果,过分追求完美。如果能意识到性格层面的问题,那就要调整认知、调整风格。回到工作中来的时候,把事情分轻重缓急理清楚,合理分配精力、合理分配权力,要适当让同事多帮忙等。
语音时长 02:41

2018-09-29

50730次收听

02:43
焦虑症多长时间能治愈
焦虑症的治愈没有一个明确的期限,一般情况下,大概半年到一年。一般情况下是指首先焦虑症的症状不太重;第二是背后资源比较好;第三患者的领悟能力高;第四愿意调整。即便没有找心理咨询师做咨询情况下,如果领悟能力比较好,也愿意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工作方法,这类病人较容易治愈。但是有些病人如果非常看重结果,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缺乏反思能力,恐怕很难治愈。
01:40
怎么安慰焦虑症患者
需要做的是去理解以及支持患者的感受,鼓励患者进行活动,鼓励焦虑症患者进行社交,丰富生活。对于焦虑症患者的家属来说,如果没有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能做的就会比较有限。但是,最主要的是,焦虑症患者的家属,要去接纳患者的这种焦虑的情绪,尤其是有一些焦虑症的患者,会感受到身体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的情况。但是,其实患者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家人会很容易对此产生反感。其实,在这个时候,焦虑症患者的家人需要做的是去理解以及支持患者的这些感受,要告诉患者能够理解这种情绪和这种不舒服。如果患者已经就诊,家属可以按照医嘱先去做一些其它的事,转移注意力,可以这样帮助一些焦虑症的患者。另外,希望家属能够常常鼓励患者进行活动,鼓励焦虑症患者进行社交,丰富生活。这样,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减轻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
01:44
恋爱焦虑症症状
恋爱焦虑症,是老百姓的一个说法。恋爱焦虑症就是在恋爱的过程当中,出现这种极度紧张、焦虑的表现。人处于恋爱当中,会容易失去理智。所以,有些处于恋爱当中的男女,就会出现不太理智的状态,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恋爱焦虑症是恋爱当中的人们所特有的一种担心,可能担心对方会不爱自己,或者是会离开自己等等的表现。恋爱焦虑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在患者之前的恋爱过程当中,或者是在接触相关的信息过程当中,过多地接收负面的信息。恋爱的过程,是两个人相互适应,相互承担责任,并且相互支持、帮助以及关心的过程。如果对于这些责任的承担能力,以及对于自我的评价比较差,就可能会导致对恋爱很焦虑,很紧张。
02:10
焦虑症和抑郁症哪个痛苦
痛苦是一个主观的感受,所以,究竟是患有焦虑症的患者痛苦,还是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痛苦,二者无法比较。一般来说,对于焦虑症的患者来说,这种痛苦的感受,往往是表达在外边。而抑郁症的痛苦,是很内在的一种感受,这种痛苦可以更深。一般情况下,患有焦虑症的病人,不会选择自杀。但是,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就可能会出现自杀的情况。如果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可能就会更加痛苦一点。焦虑症和抑郁症,都需要治疗,二者也可以相互影响。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甚至恐惧。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心情低落,作为精神的病理状态,可以表现为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病情严重时,可以出现自杀的情况。
老年人焦虑症有哪些危害
老年人焦虑症首先会感到不舒服,会焦虑不安,跟周围人关系可能受影响,天天担心会生病,这种叫疾病焦虑。治疗可以用抗焦虑药,同时做心理咨询。老年的焦虑跟患者本身焦虑重不重、本身的性格和患者背后的家庭情况有关。
语音时长 03:04

2018-09-13

5461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