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不规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跳不规律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内分泌异常、药物影响或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含咖啡因饮料可能导致短暂性心跳不规律。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日常需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
2、心脏疾病
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是常见病理性原因,可能与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胸痛、气促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射频消融手术。
3、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引发窦性心动过速。该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多汗、消瘦等症状。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激素水平,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4、药物影响
部分哮喘患者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或抑郁症患者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时,可能出现心悸等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干扰心肌电活动,多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不当等情况。轻度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重度需静脉补液治疗。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及含镁的坚果类食物;戒烟限酒,控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心率,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完善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中老年人群及有心脏病家族史者建议每年进行心血管专项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