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打针还用吃药吗
感冒是否需要打针后继续吃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决定。若症状较轻且打针后明显缓解,可能无须额外服药;若症状持续或伴有并发症,通常需配合口服药物巩固疗效。
感冒打针多为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能快速缓解高热、严重咳嗽等症状。对于普通病毒性感冒,注射药物后若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咽痛减轻,身体逐渐恢复,可暂停口服药物。但若存在细菌感染如扁桃体化脓、肺炎等,即使打针后也需继续口服抗生素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部分患者注射退烧针后仍反复发热,需联合使用感冒药控制症状。
儿童或老年人打针后若食欲差、吞咽困难,可改用冲剂或滴剂等易服剂型。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感冒时,打针后仍需按原计划服用基础疾病药物,避免擅自停药。注射激素类药物的患者需严格遵医嘱逐步减量,不可突然中断用药。
感冒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饮食选择小米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缓解鼻塞。若打针3天后仍存在脓涕、耳痛、胸闷等症状,须及时复查血常规和胸片。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