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如何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可通过保持半卧位、吸氧、限制液体摄入、遵医嘱用药、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护理。急性左心衰竭通常由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等原因引起。
1、保持半卧位
患者需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度,有助于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双下肢下垂可进一步减少静脉回流,缓解肺淤血症状。避免平卧位导致膈肌上抬加重呼吸困难。护理时需协助患者调整体位,避免突然改变姿势引发不适。
2、吸氧治疗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5-8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严重者可考虑无创正压通气。吸氧能改善组织缺氧,减轻呼吸困难症状。需定期检查氧疗设备通畅性,观察患者口唇及甲床颜色变化。
3、限制液体摄入
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钠盐限制在2克以下。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负平衡状态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避免摄入高盐食物如腌制品、加工食品。静脉输液需严格控制滴速,必要时使用输液泵精确调控。
4、遵医嘱用药
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硝酸甘油片扩张血管,西地兰注射液增强心肌收缩力。需观察利尿效果及血压变化,警惕电解质紊乱。吗啡注射液可缓解焦虑和呼吸困难,但需注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5、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每小时测量血压、呼吸频率。记录尿量及肺部啰音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警惕出现血压骤降、室性心律失常等危象。备好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备抢救用药。
护理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体力活动。饮食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出院后需长期规范服药,定期复查心功能,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家属应学会识别气促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预警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