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产生疼痛是怎么回事
痔疮产生疼痛可能由血栓形成、局部感染、排便刺激、括约肌痉挛、肛周皮肤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温水坐浴、药物外敷、口服止痛药、手术治疗、调整排便习惯等方式缓解。
1、血栓形成
内痔或外痔静脉丛内血液淤积形成血栓时,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肿胀,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剧烈疼痛。典型表现为肛门突发紫黑色硬结伴搏动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药,严重者需行血栓剥离术。
2、局部感染
痔核表面黏膜破损后易继发细菌感染,引发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常见于长期便秘或腹泻患者,可能伴随肛门潮湿、分泌物增多。需配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必要时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3、排便刺激
干硬粪便通过痔核表面时摩擦糜烂面,或腹泻时酸性粪便刺激破损黏膜,均可诱发刀割样疼痛。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洁肛周。
4、括约肌痉挛
痔核脱出嵌顿可反射性引起肛门括约肌持续性收缩,导致缺血性疼痛向会阴部放射。表现为肛门紧缩感伴阵发性绞痛。可尝试温水坐浴松弛肌肉,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等解痉镇痛药物。
5、肛周皮肤损伤
反复擦拭或搔抓导致肛周皮肤皲裂、湿疹,形成放射状裂口引发灼痛。多见于卫生习惯不良或过敏体质者。需保持局部干燥,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避免使用刺激性卫生用品。
痔疮疼痛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饮食需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饮食。若出现持续出血、发热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肛周脓肿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需按医嘱使用复方荆芥熏洗剂等促进创面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