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和结肠镜的区别有哪些
肠镜和结肠镜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查范围不同,肠镜通常指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结肠镜则专门检查下消化道。肠镜主要用于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结肠镜则针对直肠、结肠等部位进行检查。
1、检查范围
肠镜一般指胃镜,通过口腔进入,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部位,适用于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等疾病的诊断。结肠镜从肛门进入,检查直肠、结肠等下消化道部位,常用于肠息肉、结肠炎、肠癌等疾病的筛查与治疗。
2、适用症状
肠镜适用于上腹痛、反酸、吞咽困难等上消化道症状的检查。结肠镜更适合便血、腹泻、便秘等下消化道症状的排查,也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3、准备工作
肠镜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通常无须特殊肠道准备。结肠镜检查前需严格清肠,服用泻药清洁肠道,确保检查视野清晰,避免遗漏病变。
4、检查风险
肠镜检查可能引起咽喉不适或轻微出血,穿孔风险较低。结肠镜因肠道弯曲较多,操作难度较大,存在较低概率的肠穿孔或出血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5、联合应用
临床中常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胃肠镜联合检查,一次性完成上下消化道评估。对于消化系统症状复杂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分次或同日进行两种检查以全面排查病因。
两种检查均属于消化内科常规操作,检查前后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肠镜检查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结肠镜检查后需逐步恢复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检查后出现持续腹痛、便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定期胃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40岁以上人群建议根据医生指导安排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