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能查出颈椎病吗
核磁共振能查出颈椎病。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晰显示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等颈椎病典型病理改变,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核磁共振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人体组织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颈椎病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突出、韧带增厚等病变在核磁共振图像上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信号异常、硬膜囊受压等特征。神经根受压时可见神经根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脊髓受压则表现为脊髓变形或信号异常。核磁共振还能发现颈椎病继发的脊髓水肿、变性等改变,这些是X线、CT等检查无法显示的。
部分早期颈椎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轻度椎间盘膨出,此时核磁共振显示的病变程度可能较临床症状轻微。少数特殊类型颈椎病如交感型颈椎病,核磁共振可能无明确阳性发现,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骨质增生明显的患者需配合CT检查评估骨性结构变化。
怀疑颈椎病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选择核磁共振、CT或X线等检查。确诊颈椎病后需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中,可进行颈部热敷和适度牵引。急性发作期需减少颈部活动,严重者需佩戴颈托保护。日常可做颈椎操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但动作要轻柔缓慢。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有助于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