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乳腺外科 > 其它科室 > 其它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肾脏血管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根据狭窄程度及病因选择。主要治疗方式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旁路移植术、生活方式调整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力,缓解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改善肾动脉痉挛,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患者。若存在高脂血症,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延缓血管斑块进展。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
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通过导管扩张狭窄段血管,适用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的局限性狭窄。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金属支架可维持血管长期通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主-肾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长段狭窄或介入治疗失败者,常采用自体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肾动脉内膜剥脱术可直接清除粥样斑块,但需阻断肾血流,存在缺血损伤风险。严重肾萎缩且对侧肾功能正常时,可能需行患肾切除术。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二甲双胍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大动脉炎患者需使用泼尼松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肾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者应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如伪麻黄碱片。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重水钠潴留。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橄榄油摄入。戒烟并限制酒精,每周中等强度运动3-5次,如快走或游泳。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诱发肾血管痉挛。
肾脏血管狭窄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动脉超声或CT血管造影,监测狭窄进展情况。突发剧烈腰痛或血压急剧升高需警惕肾梗死,应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建议低于130/80mmHg。日常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以防加重肾功能损害。
神经炎可遵医嘱使用天麻素片、血府逐瘀胶囊、甲钴胺片、通络活血丸、复方丹参片等中药或中西结合药物治疗。神经炎多由感染、外伤、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或肌肉无力等症状,需结合病因选择药物。
天麻素片主要成分为天麻提取物,具有镇静安神、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适用于神经炎引起的头晕目眩或肢体麻木。该药能缓解神经炎症反应,但对病毒性神经炎需联合抗病毒治疗。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孕妇慎用。
血府逐瘀胶囊含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成分,适用于气血瘀滞型神经炎,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压迫症状。长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炎时需监测血糖,避免与抗凝药物同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不适。
甲钴胺片为维生素B12衍生物,能促进神经髓鞘修复,对糖尿病性神经炎或酒精中毒性神经炎效果显著。需连续服用1-3个月,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钴胺素水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通络活血丸由丹参、三七等组成,适用于外伤后神经炎或风湿性神经炎,可减轻神经水肿和炎症渗出。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外伤未愈合者需先处理创面。部分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皮疹。
复方丹参片通过扩张血管改善神经供血,适用于缺血性神经炎伴四肢发凉症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血压变化,避免与华法林等抗凝药合用。胃溃疡患者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刺激。
神经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受凉,适度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太极拳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富含B族维生素,可适量食用糙米、燕麦、瘦肉等。急性期需减少患肢负重,睡眠时垫高肢体减轻水肿。定期复查神经传导功能,若出现肌力明显下降或感觉异常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手指骨关节炎可通过中药治疗缓解症状,常用方式有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独活寄生合剂、仙灵骨葆胶囊、痹祺胶囊等。手指骨关节炎可能与关节劳损、寒湿侵袭、肝肾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引起的手指关节肿胀疼痛。该药主要成分为雷公藤提取物,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关节滑膜充血。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皮肤过敏等。
白芍总苷胶囊可改善气血不足型关节疼痛,对于长期手指活动过度导致的慢性劳损效果较好。药物含芍药苷等成分,能调节免疫功能,缓解关节僵硬症状。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腹泻等反应。
独活寄生合剂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手指关节冷痛,尤其对遇寒加重的晨僵症状有效。方中独活、桑寄生等药材可祛风除湿、补益肝肾。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服药后需注意关节保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口干、轻微头晕等反应。
仙灵骨葆胶囊针对肝肾亏虚型骨关节炎,能改善中老年人手指关节退行性病变。含骨碎补、续断等成分,具有促进软骨修复作用。感冒发热期间暂停服用,高血压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个别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胃部不适。
痹祺胶囊适用于气血瘀滞型手指关节刺痛,对活动后加重的疼痛有缓解作用。含马钱子、全蝎等药材,可活血通络止痛。因含毒性成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不可长期连续服用。心脏病患者及孕妇禁用,使用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手指骨关节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手指过度负重活动,冬季注意手部保暖,可配合热敷缓解僵硬症状。饮食宜补充富含钙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黑芝麻、牛筋汤等,适度进行手指屈伸锻炼维持关节活动度。中药治疗需持续2-3个月观察疗效,若出现关节变形或功能严重障碍应及时就诊评估手术指征。所有药物均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配伍或增减剂量。
儿童胃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儿童胃炎可能与饮食不当、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铝碳酸镁咀嚼片能够中和胃酸,缓解胃部不适,适用于胃炎引起的胃痛、反酸等症状。该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儿童使用时应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因菌群失调导致的胃炎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家长需注意该药物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
蒙脱石散对消化道黏膜有保护作用,可吸附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适用于胃炎伴随腹泻症状的患儿。该药物可能引起便秘,家长需观察孩子排便情况。服用时应与其他药物间隔一段时间。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能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炎。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泻等。对于长期使用的患儿,医生可能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
头孢克肟颗粒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需在明确病原体后使用。家长需确保孩子按疗程完整服药,避免耐药性产生。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该药物不可与含钙、镁的制剂同服。
儿童胃炎护理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家长应培养孩子规律进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可记录孩子症状变化、饮食情况,方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淋巴结肿大,但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结合西医治疗。淋巴结肿大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肿瘤等因素有关,中医通过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等方法可能缓解症状,但严重或不明原因的肿大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中医认为淋巴结肿大常与热毒蕴结、气滞血瘀有关。对于轻度炎症引起的肿大,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减轻局部红肿热痛;气滞型患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改善淋巴循环。外治法如针灸选取合谷、曲池等穴位,有助于促进淋巴引流。部分慢性淋巴结炎患者通过中医调理数月后可见肿大缓解,尤其伴随疲劳、盗汗等虚证时,黄芪、党参等补益药物可能改善体质。
但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仅用中医可能延误病情。恶性肿瘤导致的淋巴结转移更需手术或放化疗,此时中医仅作为减轻治疗副作用的辅助手段。若淋巴结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坚硬或伴随体重下降,须优先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淋巴瘤等疾病。儿童反复淋巴结肿大可能与免疫缺陷相关,家长需配合西医完成免疫学检测。
建议淋巴结肿大患者先至医院完善血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中医治疗。日常避免挤压肿大部位,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若选择中药汤剂,需由正规中医师辨证开方,不可自行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以免掩盖病情进展。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淋巴结大小变化,出现发热、压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