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局部滴耳液、生活护理等方式干预。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耳闷胀感、进展期化脓性疼痛、严重期鼓膜穿孔三个阶段。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口服抗生素,用药期间需进行耳分泌物培养以调整方案。
适用于鼓室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的情况,通过穿刺引流可缓解耳闷症状,需配合纯音测听评估听力损伤程度。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可控制外耳道炎症,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分泌物,家长应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类滴耳剂。
哺乳期保持头高位喂养,避免呛奶引发咽鼓管逆行感染。急性期可用温热毛巾敷耳周缓解疼痛,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及精神状态变化。
建议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急性症状缓解后应复查耳内镜,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诱因,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