皲裂可通过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清洁、合理饮食、减少外界刺激、及时处理轻微裂口等方式预防。皲裂通常与皮肤干燥、外界摩擦、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
使用含尿素、甘油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每日涂抹2-3次,尤其在洗手、洗澡后立即使用。冬季可选择油性更高的凡士林或绵羊油,手足部位可睡前厚涂并穿戴棉质护具。室内湿度低于40%时建议使用加湿器。
减少每日洗手次数至6-8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pH5.5-7的弱酸性清洁剂。接触消毒剂、洗涤剂时需佩戴橡胶手套,清洁后需彻底冲洗并擦干指缝等褶皱部位。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免洗洗手液。
每日摄入20-30g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A(动物肝脏、胡萝卜)及维生素E(坚果、橄榄油)。饮水不少于1500ml/日,可适量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长期素食者需注意亚麻籽等植物性油脂补充。
冬季外出穿戴防风手套,接触冷冻食品时使用隔冷工具。劳动时避免徒手操作粗糙建材,必要时使用劳保手套。新鞋穿着前用润肤霜软化后跟等易摩擦部位,袜子选择无骨缝制的纯棉材质。
发现发红、脱屑时立即涂抹10%尿素软膏,已有浅表裂口可用医用白凡士林封包6-8小时。避免撕扯翘起的皮屑,角质过厚处可用40℃温水浸泡后轻柔磨除。合并出血时需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
建议每日进行5-10分钟手足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糖尿病患者需重点检查足底等隐蔽部位。已形成慢性皲裂者,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或维生素E乳膏。若裂口深度超过2mm、持续两周未愈或出现化脓,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除真菌感染等继发病变。长期接触化学制剂者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