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症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痛和腹泻,重症可能出现便血、发热甚至肠穿孔等并发症。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肠病,需长期管理,若未规范治疗可能反复发作并增加癌变风险。
部分患者病程较缓和,病变局限于直肠或左半结肠,症状以间歇性腹泻、黏液便为主,通过药物控制可维持稳定。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制剂,配合局部灌肠治疗可缓解黏膜炎症。此类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肠道负担。
约三成患者可能发展为广泛型或重型结肠炎,出现持续血便、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可能引发中毒性巨结肠,需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病情顽固者可能需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干预,必要时行全结肠切除手术。这类患者需严格监测营养状态,预防电解质紊乱。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结肠镜随访,监测黏膜病变程度。日常选择低渣、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腹痛加重、发热或便血增多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