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的特征主要包括局部红肿热痛、发热、脓性分泌物及全身乏力,症状发展通常从局部炎症反应逐渐进展至全身性表现。
细菌入侵部位常见皮肤发红、肿胀,伴随按压疼痛,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疖肿或蜂窝织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头孢克洛分散片。
细菌毒素入血后引发体温调节异常,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感染,伴随畏寒或出汗,需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阿奇霉素。
中性粒细胞聚集导致黄白色分泌物,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见脓苔覆盖,可能与溶血性链球菌相关,可使用青霉素V钾片、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严重感染可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或庆大霉素,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出现持续高热或伤口扩散需及时就医,日常保持伤口清洁并加强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