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本身不会直接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长期未控制的哮喘可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概率。两者关联性主要与气道炎症持续加重、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吸烟史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哮喘患者气道长期存在慢性炎症,若未规范治疗,炎症可能逐渐导致气道重塑,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治疗需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或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
持续性气流受限可能使肺功能加速衰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改变重叠。需定期监测肺功能,必要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或茶碱类药物延缓进展。
吸烟会协同加重哮喘患者的气道损伤,显著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严格戒烟并结合肺康复训练是核心干预措施。
哮喘患者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反复感染可能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呋辛。
哮喘患者应定期随访肺功能,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以维持呼吸肌功能,出现持续气促需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