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需要更加注意的人群主要有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感冒虽然常见,但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需加强防护和监测。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冒后易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毒可能引发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脱水,必要时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老年人多伴有心肺功能减退,感冒可能诱发慢性病急性发作。常见并发症包括病毒性心肌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等。需特别注意血氧饱和度监测,避免擅自服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出现胸闷气促应立即就诊。
孕妇感冒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妊娠早期高热增加胎儿畸形风险。部分感冒药物如布洛芬可能致畸,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建议优先采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蜂蜜水润喉等物理疗法。如持续发热超过38.5℃或出现宫缩,需紧急产科评估。
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感冒后病情控制难度增加。高血糖环境利于病毒繁殖,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呼吸道感染易导致哮喘急性发作。这类人群需加强原发病监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肿瘤化疗患者、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群体感冒后易进展为重症。可能继发细菌性肺炎、脓毒血症等,表现为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建议早期进行病原学检测,必要时住院治疗。日常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特殊人群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蒸蛋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症状加重或持续3天无缓解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多种复方感冒药。慢性病患者应规律监测基础疾病指标,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