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高发季节通常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的气候变化、花粉浓度升高以及病毒活跃度增加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春季气温波动较大,空气中花粉浓度显著上升,树木和草本植物释放的花粉颗粒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症状加重。部分地区的沙尘天气也会增加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对支气管产生机械性刺激。秋季昼夜温差明显,干燥空气导致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防御功能下降,同时杂草类植物花粉在9-10月达到扩散高峰,与流感病毒流行期重叠,这种多重刺激因素使得哮喘控制难度增加。室内外温差过大会引起气道痉挛,尘螨等过敏原在换季时容易在室内积聚,患者接触后可能出现喘息、胸闷等典型症状。
夏季空调房冷空气直接刺激、冬季寒冷干燥空气吸入以及室内供暖导致的空气污染物质堆积,也可能成为哮喘发作的诱因,但发作频率和强度通常低于春秋两季。沿海地区潮湿环境可能全年存在霉菌孢子过敏风险,北方冬季雾霾天气会使部分患者症状持续。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冬季活跃,可能加重儿童哮喘症状,而霉菌过敏者梅雨季节症状可能恶化。
哮喘患者在高发季节需加强环境控制,外出佩戴防花粉口罩,居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并定期清洗寝具。规范使用控制性药物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随身携带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作为应急药物。记录症状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剧烈温差刺激,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可降低急性发作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