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人体通过快速有力的呼气动作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的防御性反射,其定义为由延髓咳嗽中枢调控的、以声门关闭后突然开放产生气流的爆发性排气过程。
咳嗽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化学或炎症刺激时,通过迷走神经将信号传至延髓咳嗽中枢,经整合后发出指令,引起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协同收缩。咳嗽过程分为吸气相、压缩相和排气相,吸气相时声门开放吸入大量空气,压缩相时声门关闭伴随胸内压升高,排气相时声门突然开放形成高速气流。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内)、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超过8周)。咳嗽性质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前者无痰液分泌常见于咽喉炎、哮喘,后者伴痰液排出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咳嗽节律有单发性、阵发性和持续性之分,夜间加重的咳嗽需警惕心功能不全,进食后咳嗽需考虑反流性食管炎。咳嗽声音特征也具有诊断价值,犬吠样咳嗽提示喉头水肿,金属音咳嗽需排查气管受压。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慢性咳嗽患者建议记录咳嗽日记,包括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咽喉干燥引发的咳嗽可适量饮用温水,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长期咳嗽合并体重下降、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或口唇发绀需急诊处理。咳嗽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痰液粘稠者可适当抬高床头,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尝试蜂蜜水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