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腹泻的毒物和药物主要包括细菌毒素、重金属、抗生素、泻药和化疗药物等。常见诱因有食物污染、药物副作用、化学物质接触及疾病治疗相关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产生的肠毒素会刺激肠道分泌,表现为水样腹泻伴呕吐。需停用污染食物并补液,严重时可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或消旋卡多曲。
砷、汞等重金属中毒会损伤肠黏膜导致血便,常伴腹痛。需紧急洗胃并使用二巯丙磺钠等解毒剂,配合药用炭吸附毒物。
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广谱抗生素易引发伪膜性肠炎,表现为黏液便伴发热。需停用原抗生素,改用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治疗。
伊立替康等抗肿瘤药会破坏肠上皮细胞,导致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治疗需暂停化疗,使用奥曲肽控制分泌,配合益生菌调节菌群。
出现药物相关腹泻时应记录用药史,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若持续2天未缓解或出现血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