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具有健脾益胃、补肾固精、润肺止咳等功效,主要作用包括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等。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黏液蛋白等活性成分,对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慢性咳嗽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山药所含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分解,帮助消化吸收。其黏液蛋白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酸刺激,适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鲜山药榨汁对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感有缓解效果。
山药中的薯蓣皂苷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可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症状。传统医学常用山药配伍芡实、莲子治疗遗精滑泄,现代研究显示其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发挥作用。
山药黏液质能润滑呼吸道,缓解干咳无痰症状。所含尿囊素具有抗炎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辅助疗效。建议将山药与杏仁、百合炖煮食用,增强润肺效果。
山药多糖可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其铬元素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长期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适合糖尿病前期人群作为膳食补充。
山药富含维生素C、锌等免疫必需营养素,黏液蛋白能激活巨噬细胞功能。实验研究表明山药提取物可提升淋巴细胞转化率,对易感冒、术后体虚等免疫力低下状况有改善作用。
新鲜山药建议去皮蒸煮后食用,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糖尿病患者需监测食用后的血糖反应,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应少量尝试。药用时需配伍其他药材,如治疗脾虚腹泻常与白术、茯苓同用。保存时应避免冷冻导致营养流失,切开后可用柠檬汁浸泡防止氧化变色。日常可将山药与粳米煮粥,或搭配木耳、红枣炖汤,既保留营养又易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