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适宜喝蜂蜜水、梨水、菊花茶、银耳羹、红枣枸杞茶等饮品,也可遵医嘱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秋梨润肺膏、川贝枇杷露、生脉饮、玉屏风颗粒等药物调理身体。
蜂蜜水有助于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燥,其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能快速补充能量,适合晨起空腹饮用。但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
梨水具有润肺止咳功效,适合秋季干咳人群。将雪梨切块与冰糖同煮,可缓解咽喉干痒。脾胃虚寒者建议加热饮用,避免生冷刺激胃肠。
菊花茶能疏散风热,改善秋季易发的目赤肿痛。杭白菊或胎菊冲泡时水温不宜过高,80℃左右可保留有效成分。体质偏寒者建议搭配枸杞饮用。
银耳羹富含植物胶质,能滋阴润燥。炖煮时加入莲子或百合可增强安神效果。需注意银耳需充分泡发,避免食用变质发黄食材。
红枣枸杞茶可温补气血,缓解秋季手脚冰凉。红枣需去核避免上火,枸杞每日用量建议不超过20克。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饮用。
养阴清肺口服液适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少痰,含地黄、麦冬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出现腹泻应减量。
秋梨润肺膏对燥邪伤肺型咳嗽有效,含梨汁、川贝等。膏方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川贝枇杷露能润肺化痰,改善咽喉肿痛。儿童服用需按体重调整剂量,服药后半小时内避免饮水冲淡药效。
生脉饮用于气阴两虚的疲劳多汗,含人参、麦冬等。高血压患者慎用,避免与藜芦同服产生毒性反应。
玉屏风颗粒可增强卫表功能,预防秋季感冒反复。黄芪等成分可能引起轻微腹胀,建议餐后服用。
秋季饮食宜遵循滋阴润燥原则,除上述饮品外,可适量增加山药、莲藕等白色食物摄入。早晚温差大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抵抗力。若出现持续咳嗽、口干舌燥等症状超过两周,建议到中医内科就诊评估体质,避免自行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