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洋葱有助于降低血脂。洋葱含有硫化物、槲皮素、膳食纤维和前列腺素A等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脂质代谢、减少肠道吸收和改善血管功能等机制发挥作用。
洋葱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活性,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生成,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药物协同调节血脂。
黄酮类物质槲皮素能增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加速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配合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药物可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
洋葱所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形成凝胶状物质,阻碍胆汁酸重吸收,促使肝脏消耗更多胆固醇合成胆汁酸,与考来烯胺等胆汁酸螯合剂作用机制相似。
前列腺素A具有血管扩张功能,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与烟酸类药物联用时可增强微循环改善效果,但需注意洋葱不能替代正规降脂治疗。
建议将洋葱作为膳食补充,每日摄入50-100克为宜,同时保持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血脂异常者需定期监测指标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