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具有润肺止咳、和胃降逆、清热生津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肺热咳嗽、胃热呕逆、口干烦渴等症状。枇杷的药用部分包括果实、叶及核,其中枇杷叶是传统中药材,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枇杷叶含有皂苷、挥发油等成分,能稀释痰液并促进排出,对肺热引起的咳嗽、痰黄黏稠有缓解作用。临床常用枇杷叶与桑白皮、黄芩等配伍制成枇杷止咳颗粒,适用于风热咳嗽。新鲜枇杷果肉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可辅助缓解咽喉干燥。
枇杷叶中的齐墩果酸等成分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气上逆导致的恶心呕吐。传统方剂枇杷叶汤可用于妊娠呕吐或化疗后胃肠反应。食用新鲜枇杷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
枇杷果实含水分超过85%,并富含钾、镁等电解质,可快速补充体液。其有机酸和糖类物质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暑热或发热导致的口干舌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食用量。
枇杷含多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动物实验显示枇杷叶提取物可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人体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枇杷叶中的三萜类成分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延缓糖分吸收,但作用较弱。糖耐量异常者可配合医生建议适量饮用枇杷叶代茶饮,不可替代降糖药物。
食用新鲜枇杷建议每日不超过200克,避免空腹食用刺激胃肠。枇杷核含微量氰苷,禁止直接咀嚼。使用枇杷叶制剂需遵医嘱,不与中枢镇咳药同用。肺寒咳嗽、脾胃虚寒者慎用枇杷相关产品,出现皮疹或腹泻应立即停用。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炮制的药用枇杷叶,自行采摘需充分煮沸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