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可能由睡姿不当、颈部受凉、枕头高度不适、颈部肌肉劳损、颈椎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落枕通常表现为晨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等方式缓解。
睡眠时头部长时间偏向一侧或颈部过度扭转,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痉挛。枕头支撑不足会使颈椎处于非生理曲度,晨起时易出现单侧肌肉僵硬。建议选择符合颈椎弧度的记忆棉枕头,避免俯卧睡姿。
夜间空调直吹或冬季未做好颈部保暖,寒冷刺激会引起肌肉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乳酸堆积,可能诱发肌肉无菌性炎症。夏季睡眠时可穿戴棉质护颈,冬季建议穿高领睡衣。
过高枕头迫使颈椎前屈,过低枕头导致颈椎后仰,均会改变颈椎正常生理曲度。长期使用不适枕头会使韧带过度拉伸,枕后肌群持续紧张。成人枕头高度以8-12厘米为宜,侧卧时需保持头颈与脊柱成直线。
长期低头工作或频繁转头动作可能造成胸锁乳突肌劳损。肌肉持续收缩会导致肌纤维微损伤,夜间修复过程中易产生保护性痉挛。伏案工作者建议每小时做颈部后仰动作,配合颈部肌肉拉伸训练。
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可能刺激神经根,引发颈部肌肉反射性挛缩。这类患者常伴有上肢麻木感,晨起时症状加重。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配合颈椎牵引治疗。
落枕后48小时内可用热毛巾敷颈部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次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避免快速转头动作,睡眠时用毛巾卷支撑颈椎生理曲度。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上肢放射痛,需及时排查颈椎病可能。日常可进行米字操等颈部锻炼,增强肌肉稳定性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