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吃泥土可能与缺锌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主要有异食癖、缺铁性贫血、肠道寄生虫感染、心理行为异常、环境因素等原因。
异食癖是一种进食障碍,表现为持续摄入非营养性物质超过一个月。儿童可能因味觉异常或好奇心驱使而吃泥土,这种情况常伴随啃咬衣物、纸张等行为。家长需及时制止并引导正确饮食习惯,必要时可寻求心理行为治疗。
铁元素缺乏可能导致舌乳头萎缩,使儿童对特殊质地物质产生异常渴望。缺铁性贫血患儿除吃泥土外,常见面色苍白、易疲劳等症状。建议家长带孩子检测血常规,确诊后可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
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改变宿主食欲偏好,部分患儿会出现异食行为。寄生虫感染多伴有腹痛、磨牙、消瘦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排便情况,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颗粒、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
焦虑、孤独或受忽视的儿童可能通过吃泥土引起关注。这种情况常见于家庭环境突变或亲子互动不足的儿童。家长需增加陪伴时间,必要时可进行沙盘游戏等心理疏导。
模仿同伴行为或接触含特殊气味的泥土可能导致尝试性摄入。家长应确保儿童活动环境清洁,及时清理建筑废土、盆栽土等可能被误食的物质。
发现孩子吃泥土时,家长应先清洁口腔并观察有无不适。建议记录发生频率和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注意膳食均衡,适量补充富含锌、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避免简单粗暴制止,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纠正行为。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