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的蟹心、蟹腮、蟹胃、蟹肠等部位不能食用。这些部位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细菌,食用后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其他健康问题。
蟹心位于蟹身中央,呈六角形白色片状物。蟹心性寒且可能残留代谢废物,食用后易导致腹痛腹泻。处理时需用剪刀剔除蟹心,避免误食。
蟹腮是蟹身两侧的灰白色条状过滤器官,可能富集重金属和微生物。烹饪前应撕除全部蟹腮,其质地粗糙且无食用价值。
蟹胃藏在蟹黄下方的三角形囊袋中,内含未消化食物残渣。破开蟹壳后可见黑色膜包裹的砂囊,需完整去除以防细菌感染。
蟹肠为贯穿蟹脐的黑色线状物,连接蟹胃与肛门。该部位可能含有排泄物和寄生虫,食用前需从蟹脐末端轻轻拉出整条肠管。
蟹壳虽非绝对禁忌,但坚硬外壳可能划伤口腔或食道。建议只食用壳内软组织,老年人和儿童更应避免啃咬蟹壳。
食用大闸蟹时建议搭配姜醋驱寒杀菌,过敏体质者需谨慎。蟹黄和蟹肉富含优质蛋白,但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00克。死蟹会产生组胺毒素,须确保烹饪活蟹。若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或呕吐,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